chū qiū yè zuò
初秋夜坐
xié láng lián qǐ gé chū yuè zhào xiāo wéi |
斜廊连绮阁 初月照宵帏 |
sāi lěng hóng fēi jí yuán qiū chán zào chí |
塞冷鸿飞疾 园秋蝉噪迟 |
lù jié lín shū yè hán qīng jú tǔ zī |
露结林疏叶 寒轻菊吐滋 |
chóu xīn féng cǐ jié cháng tàn dú hán bēi |
愁心逢此节 长叹独含悲 |
《初秋夜坐》古诗词释义:
李世民的《初秋夜坐》是唐代诗歌,通过诗人细腻的观察和感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寂静画面,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段解释:
1. **斜廊连绮阁,初月照宵帏**:诗的开头描绘了秋夜的景象。斜廊和绮阁是精致的建筑,初升的月光照在夜间的帷幔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2. **塞冷鸿飞疾,园秋蝉噪迟**:前一句描述的是边塞地区,因为秋季的到来,大雁(鸿)迅速地飞行,显示出自然界的季节更替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后一句则转到园内,秋天的蝉鸣显得较为迟缓,似乎在为夏季的结束唱着最后的挽歌。
3. **露结林疏叶,寒轻菊吐滋**:这句话描绘了树林中露水凝聚在稀疏的树叶上,寒意虽轻,但依然能感受到秋天的凉意。菊花在这个时候开始生长,散发出生命的活力,与秋的凋零形成对比。
4. **愁心逢此节,长叹独含悲**:在经历了前面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后,诗人的情感开始融入其中。面对这个季节的转变,他的内心充满愁绪,长长的叹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可能蕴含的个人或集体的悲伤。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初秋夜景的细腻描绘,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季节更迭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初秋夜坐》古诗词赏析:
李世民的《初秋夜坐》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描绘初秋的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初秋特有的自然美景,同时也将诗人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形成了一幅既有自然美又有人情感的诗意画卷。
首先,诗的开篇通过“斜廊连绮阁, 初月照宵帏”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夜幕初垂、月色渐明的场景,廊桥与阁楼相连,月光洒在夜幕中的帘帷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接着,诗人以“塞冷鸿飞疾, 园秋蝉噪迟”描绘了秋风起时,鸿雁急速南迁的景象和园中蝉鸣逐渐减缓的情状,通过这两种对比鲜明的自然现象,展现了季节转换的鲜明特点,也暗示了诗人心境的微妙变化。
随后,“露结林疏叶, 寒轻菊吐滋”描绘了秋露凝结、林叶稀疏、寒气初起、菊花绽放的画面,自然景象的变化映射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这里,诗人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自然之美,也通过“寒轻”与“菊吐滋”之间的关系,隐喻了在外界环境变化中个体生命的力量与适应性。
最后,“愁心逢此节, 长叹独含悲”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初秋时节的感慨和内心深处的忧伤。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将个人的情感与季节的更替巧妙融合,既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又表达了在特定时空中内心深处的复杂情绪。
综上所述,《初秋夜坐》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抒情之作。李世民通过细致的自然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既贴近自然又洞察内心的文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