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 xiāo gè wèi sì yùn
冬宵各为四韵
diāo gōng jìng lóng lòu qǐ gé yàn gōng hóu |
雕宫静龙漏 绮阁宴公侯 |
zhū lián zhú yàn dòng xiù zhù yuè guāng fú |
珠帘烛焰动 绣柱月光浮 |
yún qǐ jiāng gē fā fēng tíng yǔ guǎn qiú |
云起将歌发 风停与管遒 |
suǒ chú rèn duō shì duān yǐ jìng hé yōu |
琐除任多士 端扆竟何忧 |
《冬宵各为四韵》古诗词释义:
李世民所作的《冬宵各为四韵》是一首描绘冬夜宫廷聚会的诗歌。逐句解释如下:
1. **雕宫静龙漏,绮阁宴公侯,珠帘烛焰动,绣柱月光浮**:
- 雕宫静龙漏:宫中装饰华丽,夜晚钟声沉静,强调了环境的庄严与宁静。
- 绮阁宴公侯:绮阁是指华丽的阁楼,公侯指的是贵族,这一句描绘了在华丽的阁楼中,贵族们正在宴饮的场景。
- 珠帘烛焰动,绣柱月光浮:这里描述了宴会的奢华氛围,珠帘在烛光的照射下闪烁,绣柱映着月光,营造出一种光影交错的美感。
2. **云起将歌发,风停与管遒**:
- 云起将歌发:云层升起,仿佛是为即将开始的歌曲做铺垫,暗示了乐曲即将响起的氛围。
- 风停与管遒:风停歇了,乐器的声音显得更加清晰,"管遒"暗示了音乐的流畅与动人。
3. **琐除任多士,端扆竟何忧**:
- 琐除任多士:琐除指的是繁忙的工作,多士即众多的官员,这一句表达了即使是再多的工作,也会有众多官员去处理,暗示了皇帝对于国事的放心。
- 端扆竟何忧:端扆指的是皇帝的宝座,竟何忧意味着皇帝没有忧虑,暗示在如此盛大的宴会和国泰民安的氛围下,皇帝无需忧虑国家大事。
整首诗描绘了冬夜皇宫中的奢华宴会,同时也表现了皇帝对国家的自信和对政务的信赖。
《冬宵各为四韵》古诗词赏析:
李世民的《冬宵各为四韵》这首诗,描绘了宫廷冬季的宴会场景,充满了奢华与静谧的对比,以及高雅与深邃的氛围。通过对宴会中环境、人物行为的细腻描绘,诗作流露出一种权贵与文化的融合之美,同时隐含了作者对国家政局的自信与从容。
首句“雕宫静龙漏,绮阁宴公侯”,开篇即展现了宫廷的奢华与庄严,雕琢精美的宫殿静谧无声,滴漏的响声似乎带着时间的沉稳,而宴会则在这样的背景下为贵族们提供了一个尽情享受的场所。这不仅体现了宴会的华贵,也暗示了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接着“珠帘烛焰动,绣柱月光浮”,通过描绘装饰物的细节——珠帘和绣柱,以及烛光与月光的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神秘的氛围,同时也凸显了宴会的高贵与奢华。
“云起将歌发,风停与管遒”,这两句描述了宴会的音乐环节,音乐如同云起,随着歌声的响起,在静谧中弥漫开来,而当风停息时,管乐的旋律更加悠扬,进一步烘托了宴会的高雅气氛。通过这种动态与静谧的对比,以及视觉与听觉的交织,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琐除任多士,端扆竟何忧”,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宴会的主人——皇帝的自信与从容。琐碎的政务被众多大臣分担,皇帝得以在这样盛大的宴会上坐镇,他的内心没有忧虑。这不仅体现了李世民作为帝王的威严与自信,也透露出他对国家治理能力的自信,即使在享受之时,也能够保持对国家事务的掌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情感抒发,不仅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高雅,也体现了作者作为帝王的气度与对国家的自信。通过这样的描绘,李世民不仅展示了个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作为帝王的治国理念与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