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ù dé hán fēng yún
赋得含峰云
cuì lóu hán xiǎo wù lián fēng dài wǎn yún |
翠楼含晓雾 莲峰带晚云 |
yù yè yī yán jù jīn zhī chù shí fēn |
玉叶依岩聚 金枝触石分 |
héng tiān jié zhèn yǐng zhú chuī qǐ luó wén |
横天结阵影 逐吹起罗文 |
fēi fù yáng tái xià kōng jiāng huò chǔ jūn |
非复阳台下 空将惑楚君 |
《赋得含峰云》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题目是《赋得含峰云》,作者是李世民,是唐朝的著名帝王。他的诗作以气势磅礴、情感丰富而著称。下面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含义:
1. **翠楼含晓雾** - 翠绿的高楼在清晨的雾气中若隐若现,描绘出一种朦胧的美,也暗喻了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存。
2. **莲峰带晚云** - 莲花般的山峰被傍晚的云彩环绕,以“莲峰”来比喻山峰,以“晚云”来衬托出其温柔而神秘的氛围。
3. **玉叶依岩聚** - 玉叶(此处暗指叶子)依附在岩石上聚集,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叶子与岩石的关系,同时借“玉叶”之名,增添了一种纯净高雅的意境。
4. **金枝触石分** - 金枝指的是树干或枝条,触碰着岩石,使得岩石与树木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强调了自然界的连接与融合。
5. **横天结阵影** - 形容云彩在天空中形成了一道壮观的阵列,其影子横跨天际,展示出自然景观的宏伟与壮丽。
6. **逐吹起罗文** - 随着风的吹拂,云彩形成了复杂的纹理和图案,这里用“罗文”来描绘云的动态之美,充满了想象和诗意。
7. **非复阳台下** - “阳台”出自宋玉《高唐赋》中关于楚王与巫山神女的故事,此处用“非复”来强调此景非彼情,指的是眼前的景象并不如过去的神话传说般神秘或充满浪漫。
8. **空将惑楚君** - 虽然眼前的景色令人神往,却并未让人产生过去的神话般的痴迷或困扰,暗示了自然景观虽美,但仍保持了其本质的客观性,而非引发超自然的幻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的深刻思考和对超自然神话的反思。李世民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于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赋得含峰云》古诗词赏析:
《赋得含峰云》是李世民创作的一首诗,以自然景观为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深邃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布局**:“翠楼含晓雾, 莲峰带晚云”,诗人以“翠楼”和“莲峰”作为起点,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建筑、自然与人文相结合,营造出一幅早霞晚云,山色楼影相映成趣的画面,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
2. **细节描绘**:“玉叶依岩聚, 金枝触石分”,此句运用“玉叶”和“金枝”两个意象,通过视觉上的色彩对比和质感对比,描绘出岩石上植物的形态与生长状态,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
3. **动态展现**:“横天结阵影, 逐吹起罗文”,“横天”之影,“逐吹”之文,诗人在描绘云影随风而动的动态美时,通过“结阵”和“起罗文”的动态效果,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使整个景象生动起来。
4. **深化主题**:“非复阳台下, 空将惑楚君”,这句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还暗含着对古人沉迷于神话故事(如宋玉《神女赋》中提到的“阳台”和楚襄王的爱情故事)的反思。诗人借此表达出对现实与理想、自然与人性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传递出一种超越表面、追求内在精神境界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主题思考,展现了李世民在自然景观面前的感慨与领悟,不仅是一幅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一次心灵与自然的对话,体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和深邃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