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 chí liǔ
春池柳
nián liǔ biàn chí tái suí dī qū zhí huí |
年柳变池台 隋堤曲直回 |
zhú làng sī yīn qù yíng fēng dài yǐng lái |
逐浪丝阴去 迎风带影来 |
shū huáng yī niǎo nòng bàn cuì jǐ méi kāi |
疏黄一鸟弄 半翠几眉开 |
yíng xuě lín chūn àn cēn cī jiān zǎo méi |
萦雪临春岸 参差间早梅 |
《春池柳》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春池柳》是唐代李世民所作,是一首描绘春天池塘边柳树的诗歌。下面逐段解释诗中的意思:
1. **年柳变池台, 隋堤曲直回**:意思是每年的柳树都变了,池塘的风光也随着柳树的变化而不同。隋堤,指的是隋朝时修建的运河堤岸,这里可能象征着古老的柳树生长环境。"曲直回"描绘了柳树与池塘边沿的曲线与直线相互交织的动态美。
2. **逐浪丝阴去, 迎风带影来**:柳树的枝条随着水面的波浪轻轻摇曳,遮蔽着阳光,而当风吹过,柳树的影子似乎也被迎面吹来的风所带起,动态地在水面和空气中舞动。
3. **疏黄一鸟弄, 半翠几眉开**:"疏黄"指的是稀疏的柳叶中点缀着几点黄色,可能是指刚刚发芽的嫩叶。"一鸟弄"可能是说一只鸟在枝头跳跃玩耍。"半翠"指的是柳叶的翠绿色彩,"几眉开"则可能是指几条柳枝轻轻垂下,如同眉毛般展开。
4. **萦雪临春岸, 参差间早梅**:"萦雪"可能是在比喻春天来临,冰雪融化的情景,也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临春岸"则是描绘春天的气息浸润岸边。"参差间早梅"则表示在春柳的旁侧,还有一些早梅树,枝条错落有致地生长,早梅已经开放,点缀着春色。
整体来看,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池塘边柳树的生机与活力,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体现了诗人对春天和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
《春池柳》古诗词赏析:
《春池柳》这首诗由唐太宗李世民创作,以春天的池边垂柳为题材,展现出一幅生动而充满生命力的春日景象。诗中的描述既有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流露出作者对春日生机的喜悦与赞美。
首句“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点明了地点和历史背景。这里的“年柳”暗示随着时间的流逝,垂柳在池边的景致年复一年地变换,如同历史的痕迹。而“隋堤”则指的是隋朝时期修建的连接南北的运河堤岸,暗示了这垂柳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承载着历史的重量。
接下来的“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两句,则是具体描绘了垂柳的动态美。柳丝随水波动,似乎在追逐着水面的光影;而在风的吹拂下,柳影与水面相互映照,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画面。
“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这两句中,“疏黄”形容的是春天柳树的嫩叶初生,呈现出的淡淡的黄色,而“一鸟弄”则生动地描绘了小鸟在柳枝间嬉戏的情景,充满了生机。“半翠几眉开”则是对垂柳半绿半黄、生机勃勃的描绘,仿佛柳树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美人轻启的眉眼,透露出春的喜悦。
最后的“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则将画面进一步扩展,雪融春来,岸边柳树与早梅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柳树的柔美与梅树的坚韧在这里交汇,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丰富。
整体来看,李世民的《春池柳》不仅描绘了春日池边柳树的美丽景色,还蕴含了对自然、历史和生命的深邃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春天、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