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ù dé lín chí zhú
赋得临池竹
zhēn tiáo zhàng qū qì cuì yè guàn hán shuāng |
贞条障曲砌 翠叶贯寒霜 |
fú yǒu fēn lóng yǐng lín chí dài fèng xiáng |
拂牖分龙影 临池待凤翔 |
《赋得临池竹》古诗词释义:
李世民的《赋得临池竹》是一首以竹为主题,通过生动描绘竹子的生长环境、形态以及寓意,表达作者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的诗。以下是逐句解释:
1. **贞条障曲砌, 翠叶贯寒霜,**
这句诗描绘了竹子坚韧的枝条(贞条)遮挡着曲折的石阶(曲砌),翠绿的叶子(翠叶)即使在寒冷的霜天里也依然坚韧,不畏严寒。这既展现了竹子的坚韧和生命力,也隐喻着诗人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对挑战的无所畏惧。
2. **拂牖分龙影, 临池待凤翔**
“拂牖分龙影”是说竹叶轻轻拂过窗子,使得窗下的龙影(可能指的是竹影像龙的形状)更加生动。这既是对竹子轻盈姿态的描绘,也可能是象征着竹子的影子与龙的联系,龙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看作吉祥的象征。
“临池待凤翔”则表达了竹子期待着凤凰的降临,凤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高贵、吉祥和理想化的美好。这句话寓意着竹子不仅是自然的景观,更是等待理想实现、等待有识之士赏识的象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和坚韧精神,也寄寓了作者对理想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高洁、坚韧、谦虚等美德,这首诗通过竹的形象,传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光明未来的憧憬。
《赋得临池竹》古诗词赏析:
《赋得临池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竹子为题材,以竹子的形态、特质和它所象征的道德品质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独特美感和坚韧品质的欣赏和赞美。
首先,"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这两句诗描绘了竹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形态美。"贞条"指的是竹子坚韧不屈的枝条,"障曲砌"则描绘了竹子挺立于曲折的路面上,显示出它的坚毅与不屈。"翠叶贯寒霜"则表现了竹叶在寒冷的霜天依然保持翠绿,显示了其生命力的旺盛和对环境的适应力。
接下来的"拂牖分龙影,临池待凤翔",进一步赞美了竹子的风姿。"拂牖"是指竹子随风轻轻拂过窗户,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其轻盈的身姿;"分龙影"则是指竹子在阳光或月光下,其影子能够分割出龙的形状,更增添了其神秘与华美的氛围。最后的"临池待凤翔"则用凤翔来比喻竹子的美好期待和高尚追求,表达出竹子不仅自身美丽,更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自然美和道德美的结合,以及竹子所代表的坚韧、高洁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李世民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竹子自然美的赞叹,也寓含了他对国家治理、个人修养以及对美好品质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