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 yuè jiǔ rì
九月九日
wēn zhǔ tíng xiān bì fēng jiāo zhù xiǎo jīng |
温渚停仙跸 丰郊驻晓旌 |
lù qū huí lún yǐng yán xū chuán lòu shēng |
路曲回轮影 岩虚传漏声 |
nuǎn liū jīng tuān shǐ hán kōng bì wù qīng |
暖溜惊湍驶 寒空碧雾轻 |
lín huáng shū yè xià yě bái shǔ shuāng míng |
林黄疏叶下 野白曙霜明 |
tiào tīng liáng wú yǐ yān xiá duàn xù shēng |
眺听良无已 烟霞断续生 |
《九月九日》古诗词释义:
《九月九日》是唐代诗人李治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重阳节)在温渚和丰郊两地所见到的壮丽秋景。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描绘了当时所见景色的特定细节,以下是对每句含义的逐段解释:
1. **温渚停仙跸, 丰郊驻晓旌, 路曲回轮影, 岩虚传漏声**:
- **温渚停仙跸**:温渚处停着天上的仙驾,用以形容温渚地区因为特定的日子或氛围而显得庄重、神圣。
- **丰郊驻晓旌**:丰郊地区,早晨的旗帜停驻在那里,象征着早上的光明和希望。
- **路曲回轮影**:弯曲的路面上,车轮的影子来回移动,描绘出道路的曲折和动态美。
- **岩虚传漏声**:山岩之间,传来滴漏的声音,寓意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韵律。
2. **暖溜惊湍驶, 寒空碧雾轻, 林黄疏叶下, 野白曙霜明**:
- **暖溜惊湍驶**:温暖的水流在急速流动,展现了一种自然界的动态美和生命力。
- **寒空碧雾轻**:寒冷的天空中,轻薄的雾气飘动,营造出清冷而空灵的意境。
- **林黄疏叶下**:黄叶稀疏地从树上落下,象征秋天的来临和自然界的季节更替。
- **野白曙霜明**:原野上,早晨的霜光照得格外明亮,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色彩对比。
3. **眺听良无已, 烟霞断续生**:
- **眺听良无已**:眺望和聆听不停歇,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无限感慨和沉浸在其中的专注。
- **烟霞断续生**:烟雾和霞光在不断变化中生成,暗示自然界的瞬息万变和生命的生生不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描绘,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日子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循环的哲思。
《九月九日》古诗词赏析:
《九月九日》这首诗由唐代的李治创作,以深秋的景色为主线,描绘了一幅宁静、壮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哲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笔描绘氛围**:“温渚停仙跸, 丰郊驻晓旌”这两句开篇,用“仙跸”和“晓旌”这样的词汇,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似乎预示着特殊的节日或庆典。在“温渚”与“丰郊”这样的地名中,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也为全诗的自然景色描写定下了基调。
2. **动态与静态结合**:“路曲回轮影, 岩虚传漏声”通过“回轮影”与“漏声”的描绘,展现了动与静的结合,路影在曲折蜿蜒的道路上投射,岩石缝隙中漏下的滴水声,既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3. **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暖溜惊湍驶, 寒空碧雾轻, 林黄疏叶下, 野白曙霜明”这四句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秋日早晨的景色。河水在温暖的阳光下流淌,速度显得更急,与上文的“惊湍”相呼应;天空的碧雾在清晨的寒意中显得轻盈;黄叶稀疏地从林中飘落,野地上的霜白在晨光的照耀下格外明亮。这些描绘细腻地展现了秋季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4. **情感与哲思**:“眺听良无已, 烟霞断续生”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难以自拔的情感,仿佛在欣赏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眺望与倾听成为一种持续不断的精神活动。最后,“烟霞断续生”,既是对眼前景致的描绘,也可能暗含了对自然变化与人生无常的思考,引发读者对时间和生命意义的深思。
综上所述,李治的《九月九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不仅展现了唐代诗歌对自然美的细腻捕捉,还蕴含了诗人的情感抒发与哲理思考,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