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yuè dàn chén nèi diàn yàn qún chén xiào bǎi liáng tǐ lián jù
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shén gāo fú dì sān qín yì yù tái jīn què jiǔ xiān jiā |
神皋福地三秦邑 玉台金阙九仙家 |
hán guāng yóu liàn gān quán shù shū jǐng piān lín jiàn shǐ huā |
寒光犹恋甘泉树 淑景偏临建始花 |
cǎi dié huáng yīng wèi gē wǔ méi xiāng liǔ sè yǐ jīn kuā |
彩蝶黄莺未歌舞 梅香柳色已矜夸 |
yíng chūn zhèng qǐ liú xiá xí zàn zhǔ xī lún wù jù xié |
迎春正启流霞席 暂嘱曦轮勿遽斜 |
《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古诗词释义:
李显的这首诗《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是一首献给帝王的祝寿诗,诗中通过描写华美的宫殿、美丽的自然景象以及宴会的盛况,表达出对帝王的崇敬和祝福之意。下面逐段解释其意思:
首句“神皋福地三秦邑,玉台金阙九仙家”:神皋指的是帝王所居之地,福地意味着此地充满了吉祥和幸运。三秦邑则指位于黄河、渭水和洛水之间的陕西地区,这里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因此这里描绘了帝王所在之地的庄严与神圣。玉台和金阙是象征皇宫的华丽建筑,九仙家则借用了道家的概念,寓意帝王的神圣和超凡脱俗。
次句“寒光犹恋甘泉树,淑景偏临建始花”:寒光指的是晚上的月光,恋表示月光对树木的依恋,这里形容月光温柔地照射在甘泉树上,使树木更显得秀美。淑景指的是温和的阳光,偏临表示阳光特别眷顾,因此将温暖的阳光集中在建始花上,描绘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接着“彩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彩蝶和黄莺代表着春天的生机,它们尚未开始舞蹈,说明春天才刚刚开始,气氛还未完全活跃。而梅香柳色则分别指梅花和柳树的香气和翠绿的颜色,它们已经在展示自己的美丽,为春天的到来预热。
最后“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迎春是指迎接春天的到来,正启流霞席意味着开启了一场如同云霞般的盛宴。暂嘱曦轮勿遽斜,则是对太阳的祝愿,希望太阳的光辉能够长久地照耀,不要迅速西斜,比喻希望帝王的统治长久且光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华美的皇宫、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以及盛大的宴会场景,表达了对帝王的崇敬与祝福,期望帝王的统治如同诗中的美好景象一般长久、辉煌。
《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显在十月生日时,在内殿宴请群臣时创作的一首诗。李显是唐代宗的长子,曾短暂担任唐朝的皇帝,因此他的诗歌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一定的皇家气派和礼仪氛围。从这首诗的标题来看,其内容和形式都与皇家庆典、宴会的场景紧密相关。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1. **标题解析**:“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意味着这是在十月诞辰之际,李显在内殿宴请群臣,并采用了柏梁体的联句形式创作的一首诗。柏梁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联句体裁,要求每句都以特定的字为韵脚,且多用于诗歌集会或宴会中,彰显文化雅致与集体智慧。
2. **描述场景与气氛**:“神皋福地三秦邑, 玉台金阙九仙家”, 开篇即以壮丽的辞藻描绘了宴会的宏伟场景,将所在之地比作神仙居住的福地,用“神皋”和“玉台金阙”这样的词汇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对宾客的尊敬和礼遇。
3. **描绘景物与自然**:“寒光犹恋甘泉树, 淑景偏临建始花”,这两句通过“甘泉树”和“建始花”这样的意象,将自然界的美丽与宴会的欢乐相结合,表现了自然界与人的生活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同时,以“寒光”与“淑景”对仗,既描绘了冬日的寒意未尽,又暗示了春天的来临,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4. **情感与主题**:“彩蝶黄莺未歌舞, 梅香柳色已矜夸”,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未开始的欢乐场景,彩蝶、黄莺等生物的欢快尚未展现,而梅香柳色已先显其矜夸。这不仅表现了自然之美的先声夺人,也隐含着宴会即将开始的激动人心,预示着即将发生的精彩表演和互动。
5. **结束语**:“迎春正启流霞席, 暂嘱曦轮勿遽斜”,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宴会长久进行的期待。用“迎春”和“流霞席”这样的词汇,进一步将场景与氛围推向高潮,同时通过“曦轮勿遽斜”的嘱托,寓意希望时间能够缓缓流逝,让这场盛宴更加难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称的韵律,描绘了皇家宴会上的奢华与欢乐,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体现了唐代文人骚客的雅致风范和皇家宴会上的文化交流与礼仪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