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i huā
梅花
yòu jiàn tóng huā fā jiù zhī yī lóu yān yǔ mù qī qī |
又见桐花发旧枝 一楼烟雨暮凄凄 |
píng lán chóu chàng rén shuí huì bù jué shān rán lèi yǎn dī |
凭阑惆怅人谁会 不觉潸然泪眼低 |
céng chéng wú fù jiàn jiāo zī jiā jié chán āi bù zì chí |
层城无复见娇姿 佳节缠哀不自持 |
kōng yǒu dāng nián jiù yān yuè fú róng chéng shàng kū é méi |
空有当年旧烟月 芙蓉城上哭蛾眉 |
《梅花》古诗词释义:
《梅花》这首诗是南唐后主李煜所作,表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全诗分三段,每段四句,采用骈文的格式,字句间蕴含了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历史背景。
### 第一段:又见桐花发旧枝, 一楼烟雨暮凄凄
"又见桐花发旧枝",意思是再次见到桐花在旧枝上盛开,表明这是作者回想起某年某月某日,桐花盛开的季节。这里的"桐花",既是自然界中的植物,也常被比喻为美好的事物或者象征着过去的时光。"旧枝"则暗指往事、往日的记忆,这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为整首诗定下了怀旧和哀愁的基调。
"一楼烟雨暮凄凄",描述的是黄昏时刻,烟雨笼罩下的楼阁显得格外凄凉。"烟雨"在这里除了描绘出一种迷蒙、湿润的自然景象外,也象征着作者心中挥之不去的忧郁和哀伤。整句诗通过场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预示着作者接下来将要表达的复杂情感。
### 第二段:凭阑惆怅人谁会, 不觉潸然泪眼低
"凭阑惆怅人谁会",写出了作者独自站在栏杆边,心中充满惆怅,却无人理解。这里的"惆怅"不仅是面对自然景色时的感慨,更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孤独处境的无奈。"人谁会",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也暗示了他与外界的隔阂,他的情感无法与人分享。
"不觉潸然泪眼低",意思是作者在无尽的思念中,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垂下了头。泪水在这里不仅是对往事的怀念,也是对现状的哀叹。这句话将作者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极度的悲伤和无助。
### 第三段:层城无复见娇姿, 佳节缠哀不自持
"层城无复见娇姿",暗示了作者曾经居住的城池已不再有往日的娇美和繁华。这里"娇姿"既指城中的美景,也象征着他失去的幸福和往日的荣华。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故国的美好回忆,也包含了对国破家亡的感慨。
"佳节缠哀不自持",意思是即便是佳节之时,作者也沉浸在哀伤中无法自拔。"佳节"在这里代表了传统的节日,但在失去故国和美好的回忆面前,这些节日反而更添了哀愁。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在艰难处境中,尽管外表看似平静,内心却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和痛苦。
### 总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李煜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面对失去的无奈和哀伤。通过对自然景象、个人情感和历史背景的融合,李煜成功地将个人的悲痛与国家的变迁融为一体,传递出深刻的历史感和个人的情感深度。
《梅花》古诗词赏析:
李煜的这首《梅花》实际上是一首借咏梅抒发个人情感与哀愁的词。整首词通过描绘梅花的凋零与怀念往昔的美好,反映了作者在亡国之痛和个人哀愁中的心境。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词:
### 1. 开篇的自然景象描绘
“又见桐花发旧枝”,开篇以“桐花”和“旧枝”作为背景,自然界的更迭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变迁。这一景象为整首词营造了一种时间的静谧与哀愁的基调。
### 2. 烟雨中的楼台
“一楼烟雨暮凄凄”,通过烟雨蒙蒙的楼台,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烟雨不仅模糊了楼台的轮廓,也模糊了人物的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悲凉。
### 3. 情感的流露
“凭阑惆怅人谁会”,表达出作者独自站在楼台上,面对这样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无法言说的愁绪。这里的人“谁会”暗含了孤独感,说明作者的情感无人理解,只存在于自己的内心深处。
### 4. 泪眼低垂
“不觉潸然泪眼低”,情感达到了高潮。作者的泪水不仅是对眼前景象的感伤,更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困顿的无奈。
### 5. 对往昔的怀念
“层城无复见娇姿”,“娇姿”一词不仅描绘了过去的美好,也寄托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佳节缠哀不自持”,在佳节之时,作者不仅不能自持,而是被哀愁所缠绕,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 6. 结尾的深情与哀叹
“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结尾部分将情感推向极致。作者将“芙蓉城”作为借代,指代他曾经的都城,而“蛾眉”则可能象征着他思念的故人。在这里,作者以哀叹的方式,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失去的哀痛。
### 总结
这首《梅花》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位落魄皇帝在凄凉环境中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哀悼。词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充分体现了李煜个人命运的悲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