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zōng sì hào tiān yuè zhāng 。 gào xiè
中宗祀昊天乐章。告谢
gōng lín bǎo wèi sù fèng yáo tú |
恭临宝位 肃奉瑶图 |
héng sī jiě wǎng měi zhěn qì gū |
恒思解网 每轸泣辜 |
dé cán cháo suì huà liè táng yú |
德惭巢燧 化劣唐虞 |
qī wǒ liáng bì shì zàn jiā mó |
期我良弼 式赞嘉谟 |
《中宗祀昊天乐章。告谢》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描述中宗进行昊天祭祀活动时的乐章,表达的是对天的敬畏以及对治理国家的自省与期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1. **恭临宝位,肃奉瑶图**:这句描述了中宗恭敬地坐在象征权力的宝座上,严肃地承担着国家的重任,瑶图比喻国家的法律和图册。
2. **恒思解网,每轸泣辜**:中宗时常思考要解开社会的困境和不公,每次想到国家和人民的苦难,都会深深自责,内心充满了愧疚。
3. **德惭巢燧,化劣唐虞**:中宗谦逊地承认自己的德行与巢燧(巢氏,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唐虞(指夏商周之间唐尧、虞舜的时期,象征盛世)的先贤相比有很大差距,自己在治理国家、教化百姓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4. **期我良弼,式赞嘉谟**:中宗期待有如良弼一般(古代指辅佐贤明君主的大臣)的人来辅助自己,希望通过这样的力量,能够赞襄(辅助、帮助)出更美好的国家政策和治理措施。
整首诗表达了中宗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重责任感,以及对于自身德行和治国能力的谦逊和自省,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贤才的渴望和对于国家未来美好发展的期盼。
《中宗祀昊天乐章。告谢》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作显然出自古代中国的礼乐制度,它是中宗(即皇帝)在祭祀昊天(即宇宙或天神)时所用的乐章之一,用以表达对天神的敬畏、对先祖的追思、对国事的忧虑以及对自己治国能力的谦逊。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恭敬之心**:“恭临宝位, 肃奉瑶图”表达了中宗登基后对皇权的恭敬与对先帝圣旨(瑶图,指祖先的遗诏或国策)的遵循,暗示着在权力面前保持敬畏之心,这是古代君主应有的基本态度。
2. **对民众的关怀与自责**:“恒思解网, 每轸泣辜”表明中宗经常思考如何减轻民众的负担,解除苛政,对国家治理的失误感到深深的自责和痛心,显示出一个领导者对民众疾苦的关注以及对自身过失的反省。
3. **自我谦卑与治国理念**:“德惭巢燧, 化劣唐虞, 期我良弼, 式赞嘉谟”显示了中宗对自己德行和治国能力的谦虚,将其与巢燧(传说中的有巢氏和燧人氏,被认为是教民造屋和使用火的祖先)及唐虞时代(中国古代的理想政治时期)相比较,表达了与先贤之间的差距和追求更高的治理水平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需要贤臣辅佐,共同制定和实施良策以实现理想政治的意图。
整体而言,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皇权文化的某些核心价值,包括对权力的敬畏、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对自身能力的谦逊以及对理想政治的不懈追求。在礼仪、道德和治国理念方面,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代智慧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