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 sì yuè zhāng 。 shū hé
雩祀乐章。舒和
gàn yán fēn cǎi bǎo tú tǔ xuàn |
绀筵分彩 宝图吐绚 |
fēng guǎn chén níng yún gē xiǎo zhuàn |
风管晨凝 云歌晓啭 |
sù shì lán xiū qián shēn guì diàn |
肃事兰羞 虔申桂奠 |
bǎi gǔ sī dēng wàn xiāng yōu jiàn |
百谷斯登 万箱攸荐 |
《雩祀乐章。舒和》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雩祀(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主要为了祈求降雨,同时也是对土地神的祭祀)乐章中的仪式准备和过程。下面是对每句话的解释:
1."绀筵分彩,宝图吐绚,风管晨凝,云歌晓啭"
- 翠红色的祭席上装饰着缤纷的色彩,珍贵的图纹在光芒中绽放。清晨,微风中的乐器音调凝聚,仿佛是云层间传来歌声的转音,充满清晨的宁静与和谐。
2."肃事兰羞,虔申桂奠"
- 仪式庄重而严肃,供奉着兰草作为牺牲(古代祭祀时通常用的祭品),恭敬地献上桂枝作为祭品。"兰羞"和"桂奠"代表了古代祭祀中常用的纯洁和吉祥的象征。
3."百谷斯登,万箱攸荐"
-"百谷"指的是各种粮食作物,"斯登"意为高升,"万箱"表示众多的粮食,"攸荐"则意为献上。这句话意在说明所有的谷物都已丰收,并且被献上作为对土地神的祭品,表达对丰年的庆祝和对土地神的感谢。
整首诗通过描绘祭祀现场的景象、仪式的庄重与祥和、以及对丰收的庆祝,展示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和土地的敬畏之心,以及他们对于丰年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感激之情。
《雩祀乐章。舒和》古诗词赏析:
《雩祀乐章。舒和》这一首诗在赏析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它的背景和主题。《雩祀乐章》作为古代祭祀音乐的一部分,主要用来配合雩祀(古代的一种祈雨仪式)的进行,表达人们对于雨水的祈求,同时也体现了对农业丰收的期待和对自然的敬畏。"舒和"作为标题,意味着乐章应展现出一种平和、宽广的气氛,引导听众在音乐中感受虔诚与和谐。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文化与宗教的融合**:诗中提到的“绀筵”“宝图”“风管”“云歌”等词语,不仅富有想象力,也体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仪式感。绀筵和宝图的使用,显示出仪式的奢华与神圣,风管和云歌的描绘,则是借助自然元素来营造一种与天、地、神灵沟通的氛围。
2. **祭祀的礼仪与内涵**:“肃事兰羞,虔申桂奠,百谷斯登,万箱攸荐”这一句,详细描绘了祭祀的礼仪过程。兰羞、桂奠代表了祭品的精致与尊贵,暗示着对神灵的恭敬与献祭的诚意。百谷与万箱的提及,不仅体现了对丰收的祈愿,也寓含了对自然馈赠的感激和对农业社会生活的重视。
3. **音乐与情感的表达**:“绀筵分彩,宝图吐绚,风管晨凝,云歌晓啭”,这些描述不仅在视觉上创造出一幅幅壮丽的场景,也在听觉上营造了晨起之始,万物苏醒,音乐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妙意境。音乐在这里不仅是仪式的一部分,更成为情感与精神沟通的媒介,激发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和谐与丰饶生活的向往。
4. **整体感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宏大场面和庄重氛围,也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深刻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在这样一个融合了文化、宗教、艺术与情感的场景中,音乐不仅是仪式的组成部分,更成为了一种连接人与自然、人与神灵的精神桥梁,传递着古代人们对和谐共生、丰饶繁荣的愿景。
综上所述,《雩祀乐章。舒和》通过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严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