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miào gē cí 。 wǔ jiāo yuè zhāng 。 bái jiāo yíng shén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白郊迎神
yán jīng shì jiàng cāng shēng yōu yǎng |
炎精式降 苍生攸仰 |
xiū liè dòu biān jiǔ chén xī xiàng |
羞列豆笾 酒陈牺象 |
zhāo sì yǒu yīng míng qī bù shuǎng |
昭祀有应 冥期不爽 |
sòng lè zhāng yīn wéi líng zhī wǎng |
送乐张音 惟灵之往 |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白郊迎神》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种古代的祭祀仪式,其中充满了对宇宙、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与崇拜。下面是对这首诗意思的逐段解释:
**首句“炎精式降,苍生攸仰”:** 这句话中,“炎精”指的是太阳或作为太阳象征的君王,“式降”意为降临、出现。整体意思是太阳(象征着君主或宇宙力量)降临时,所有的生灵(苍生)都仰望它,表达出人们对自然力量和权威的敬畏。
**第二句“羞列豆笾,酒陈牺象”:** “羞”和“笾”都是古代祭祀中用的器物,用于放置祭品,“豆”和“笾”分别代表不同的祭品类型。“酒陈”和“牺象”指的是在祭祀中陈设的酒和牺牲(通常是动物,象征性地献给神灵)。这句话描述了祭祀现场布置的礼仪和仪式,以丰富的祭品和酒水,以展示对神灵的敬意和虔诚。
**第三句“昭祀有应,冥期不爽”:** “昭祀”指的是光明的祭祀,即通过光明和仪式来表达对神灵的敬仰。“冥期不爽”则是说在深邃的夜晚(冥)进行的祭祀仪式,一切都按照约定进行,没有任何差错或偏差。这句话表达了祭祀仪式在自然时间(日夜交替)和宇宙力量的指引下,一切都按照预定的方式进行,神灵会回应人类的虔诚。
**最后两句“送乐张音,惟灵之往”:** “送乐张音”指的是通过音乐来送别,也就是在仪式的结束时演奏音乐,这音乐不仅表达了对神灵的敬意,也是仪式结束的信号。“惟灵之往”则是说神灵通过音乐的指引,离开人间,返回其所在的地方。整体上,这两句是仪式结束时的场景描述,音乐作为人类与神灵沟通的媒介,引领着神灵离开。
整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活动中庄重、神圣的氛围,体现了人类对宇宙自然及神灵的敬畏之情和对和谐共存的向往。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白郊迎神》古诗词赏析: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白郊迎神》这首诗歌出自于中国古代的宫廷祭祀仪式,其内容结合了浓厚的宗教信仰和仪式精神,旨在赞美上天的恩赐,并期望上天的保佑。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 1. 语言风格与韵律
这首诗的韵律与语言风格体现出古代诗歌的典雅与庄重。采用四字句式与五字句式交错,使整首诗读起来既有韵律感,又不失古朴庄重。这种语言风格在古代宫廷仪式中的诗歌中常见,体现了对仪式庄严与尊贵的重视。
### 2. 内容与主题
诗中的“炎精式降,苍生攸仰”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上天的恩赐与众生的敬畏。接下来的“羞列豆笾,酒陈牺象”描述了祭祀的仪式,通过准备祭品,表达对上天的敬意与祈求。这不仅是对神灵的供奉,也是对秩序与传统的尊重。诗的后半部分“昭祀有应,冥期不爽,送乐张音,惟灵之往”则表达了对祭祀效果的期望,以及上天与人间的交流。
### 3. 精神与象征意义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中国宗教信仰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即人类与上天之间存在一种微妙而直接的联系。通过祭祀活动,人们试图与上天沟通,寻求保佑与指导。诗中的“冥期不爽”表达了对祭祀效果的笃信,暗示了上天对人间活动的应验与指引。
### 4. 社会与历史价值
这首诗作为古代宫廷祭祀的歌辞,不仅承载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与礼仪传统,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对秩序、尊卑等级的重视。它不仅是对上天的歌颂与祈求,也是对社会秩序与和谐的期望。
总之,《郊庙歌辞·五郊乐章·白郊迎神》不仅是一首歌颂上天恩赐的诗歌,更是古代中国宗教信仰、社会礼仪与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社会的信仰体系、人文精神以及对自然与秩序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