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miào gē cí 。 zhāo rì yuè zhāng 。 yōng hé
郊庙歌辞。朝日乐章。雍和
wéi shèng gé tiān wéi míng xiǎng rì |
惟圣格天 惟明飨日 |
dì jiāo sì lèi wáng gōng jiè jí |
帝郊肆类 王宫戒吉 |
guī diàn chūn shū zhōng gē xiǎo yì |
珪奠春舒 钟歌晓溢 |
lǐ yún kè bèi sī wén yǒu zhì |
礼云克备 斯文有秩 |
《郊庙歌辞。朝日乐章。雍和》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祭祀天地的仪式,赞美了帝王的崇高地位和智慧,以及仪式的完备和秩序。下面逐句解释:
1."惟圣格天,惟明飨日":这是在赞美帝王。"圣"指的是帝王,"格天"寓意帝王与天相接,象征帝王有天意的指引和智慧。"明"在此意为智慧、明白,"飨日"是享用日之光辉,意味着帝王如同太阳般照耀万物,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欢迎。
2."帝郊肆类,王宫戒吉":"帝郊"指的是天帝的郊祭之地,帝王在这里进行祭祀活动。"肆类"意为公开祭祀,表达对天帝的尊敬和服从。"王宫戒吉"则是说帝王在祭祀前在自己的宫殿内进行准备工作,确保仪式的顺利进行,"戒"意为准备,"吉"意为吉祥、顺利。
3."珪奠春舒,钟歌晓溢":"珪"是古代祭祀时用作祭祀的礼器之一,"奠"是放置之意。这里指的是在春季的祭祀中,珪被恭敬地放置在祭台上。"春舒"是春天的舒展和生机,象征着祭祀的圆满和大地的复苏。"钟歌"指的是钟声与歌曲,"晓溢"意味着在早晨时分,钟声和歌声充满了整个祭祀现场,渲染了庄严而又充满活力的气氛。
4."礼云克备,斯文有秩":"礼云"是指各种礼仪活动,"克备"意为完备、齐备,这里强调了祭祀活动中的各种礼仪已经准备得十分周全。"斯文"指的是这种礼仪的传承和文明,"有秩"意为有序、有条理。这句诗整体表达了对祭祀仪式中礼仪完备、秩序井然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描绘祭祀仪式的宏伟场面,赞颂了帝王的智慧和尊贵,以及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同时也彰显了古代礼仪文明的辉煌。
《郊庙歌辞。朝日乐章。雍和》古诗词赏析:
《郊庙歌辞。朝日乐章。雍和》是一首古代的祭祀乐章,充满了对天帝的敬仰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赏析:
1. **崇尚自然与天道**:“惟圣格天,惟明飨日”,表明了作品对圣明君主的赞颂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君主的依赖,认为君主必须遵循天道,才能保证国泰民安。
2. **祭祀仪式的庄严与完善**:“帝郊肆类,王宫戒吉,珪奠春舒,钟歌晓溢,礼云克备,斯文有秩”,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庄严和周到。"肆类"指的是在郊外进行祭祀活动,"戒吉"表示在祭祀前的准备和谨慎,"珪奠春舒"可能指的是摆放玉珪(祭祀时使用的器物)的过程,"钟歌晓溢"形容了钟声和歌声在清晨的广袤中回荡,"礼云克备"强调了祭祀礼仪的完备,"斯文有秩"则是对整个仪式秩序和文化传承的肯定。
3. **和谐与秩序**:“礼云克备,斯文有秩”揭示了古代社会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在祭祀这样的仪式中,通过遵循既定的礼仪程序,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化精髓。
4. **文化和艺术的融合**: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祭祀仪式的描述,也是对古代文化和艺术的赞美。通过音乐、歌唱、钟声等元素,不仅增强了仪式的庄重感,也体现了艺术与宗教的交融,丰富了祭祀的内涵。
整体而言,《郊庙歌辞。朝日乐章。雍和》不仅是一首颂扬祭祀仪式的诗歌,也是古代社会价值观、文化信仰和艺术表达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古代中国对自然、秩序和文化传承的深刻认识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