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miào gē cí 。 jì fāng qiū yuè zhāng 。 sù hé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肃和
wàn fāng zī yǐ huà jiāo tài shǔ shēng píng |
万方资以化 交泰属升平 |
yì cóng yè wéi jiǎn dé yī dào sī níng |
易从业惟简 得一道斯宁 |
jù yí guāng yù bó sòng wǔ biàn xián yīng |
具仪光玉帛 送舞变咸英 |
shǔ jì liáng fēi guì míng dé xìn wéi xīn |
黍稷良非贵 明德信惟馨 |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肃和》古诗词释义: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肃和》这首诗,虽然出处未明,但其内涵富含对祭礼与德性的深刻思考。以下是逐句解释:
1. **万方资以化, 交泰属升平**:这句话描绘了天下的各个方向都从这种仪式中获得教化和改变,寓意着和谐与太平的氛围向四面八方传播。
2. **易从业惟简, 得一道斯宁**:这句表达的是通过遵循《易经》的简明之道,得到的和平与安宁。《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经典,强调的是通过自然与人为的规律来达到和谐与平衡。
3. **具仪光玉帛, 送舞变咸英**:此句指出祭礼的仪式庄严,使用了光彩照人的玉器和布帛,以及变换的舞蹈,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神圣的氛围。
4. **黍稷良非贵, 明德信惟馨**:这句话强调,虽然祭品如黍、稷等可能价值不菲,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仪式来展现的光明德性与诚信,这才是真正散发着香气的。
整首诗通过祭祀的仪式与哲学思考的结合,表达了通过祭祀活动传达和谐、教化和德性的思想,强调了道德和礼仪在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肃和》古诗词赏析:
这首《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肃和》的诗句描述了一幅礼乐天成、国泰民安的宏大图景,充满着对国家与人民和谐相处、文明昌盛的颂扬与期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万方资以化, 交泰属升平**:这两句表达了国家治理的宽广与深远,意味着全国各地的资源和力量都汇聚起来,共同推动着国家走向和谐与繁荣。这里的“交泰”即为交相安泰,象征着国家内外环境的和谐稳定。
2. **易从业惟简, 得一道斯宁**:这两句强调了治理国家的智慧在于简明扼要的政策与做法。只有顺应自然之道,施行简易的政策,才能让国家与社会得到真正的安宁。这里体现了对简政、轻徭、重德等治国理念的推崇。
3. **具仪光玉帛, 送舞变咸英**:这两句描绘了祭礼的庄严与盛大。使用“玉帛”代表了祭祀用的珍贵物品,也象征着敬重与虔诚。通过“送舞变咸英”,即献上舞蹈,表明了音乐与舞蹈在祭祀仪式中的重要角色,它们既是敬奉神灵的方式,也是社会和谐的象征。
4. **黍稷良非贵, 明德信惟馨**:这两句通过粮食(黍稷)与德行的对比,突出了道德修养在社会生活中的真正价值。粮食虽为生存之基,但明德与诚信(馨)才是社会长久繁荣的基石。这里表达了对道德教育的重视,认为只有通过提升个人与社会的道德水平,才能实现真正的繁荣与稳定。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祭祀仪式的描绘,更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理想状态的颂扬。它强调了自然、简约、礼仪、道德等核心价值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对和谐、安宁社会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