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miào gē cí 。 jì fāng qiū yuè zhāng 。 yōng hé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雍和
zhì yǐ kūn dé huáng zāi dì qí . kāi yuán tǒng niǔ |
至矣坤德 皇哉地祇.开元统纽 |
hé dà chéng guī jiǔ gōng sù liè |
合大承规 九宫肃列 |
liù diǎn xiāng yí yǒng yán pèi mìng |
六典相仪 永言配命 |
zhǎng bǎo wú kuī |
长保无亏 |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雍和》古诗词释义: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雍和》是古代用于祭祀仪式的诗歌,它赞美了大地母亲的德行以及地祇(即地神)的崇高地位。此诗以敬仰、赞美和祈祷的口吻,表达了对大地万物之母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崇拜。下面是逐句解释:
1."至矣坤德,皇哉地祇." 这两句开篇赞美大地母亲(坤德)的崇高德行和地神的尊贵。坤代表地,此处指大地和地神,用“至矣”和“皇哉”表达对其崇高的敬意和赞美。
2."开元统纽,合大承规." 这句提到大地与宇宙万物的联系。"开元"意为宇宙的起源或万物的开始,"统纽"可能是指万物生长、发展的核心或源头。"合大承规"则表达了大地作为万物之母,接受并承载着宇宙法则或规律的意思,强调其在自然界中的核心地位。
3."九宫肃列,六典相仪.""九宫"在古代是中国传统数学和天文学中的概念,此处可能象征着天地万物的组织和秩序。"肃列"表示恭敬有序地排列。"六典"则代表古代礼制或典章制度,"相仪"意为遵循和配合,这句话整体表达了大地和地神在天地秩序和礼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它们与自然规律的和谐共存。
4."永言配命,长保无亏.""永言"是永远说话的意思,"配命"指的是与命运或自然法则相配,"长保无亏"则意味着永远保持完美无缺。这句表达了对大地和地神永远遵守自然规律,永远保持其完善和完整状态的祈祷和期望。
这首诗通过赞美的语言,表达了对大地和地神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心。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雍和》古诗词赏析: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雍和》这首诗,从内容上来看,它属于中国古代的祭典诗歌,特别是用于祭祀方丘的仪式中,属于仪式中的乐章部分。这种诗歌的创作,通常被用于正式的宗教仪式,旨在表达对天地神祇的崇敬和祷告。从语言和结构来看,这首诗具有以下特点:
1. **礼仪敬仰与天地崇拜**:“至矣坤德,皇哉地祇”这句话,表达了对大地(坤)之德的至高敬仰,认为大地孕育万物,尊贵无比。通过“开元统纽,合大承规”进一步说明了天地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秩序,暗示了自然法则和人类社会秩序的统一。
2. **仪式的庄严与仪式性**:“九宫肃列,六典相仪”描述了祭典仪式的庄严与有序,九宫代表宇宙的九大方位,肃列即整齐排列,表明仪式的庄重和纪律。六典相仪,则是六种礼典共同构成了仪式的完整框架,体现出礼制的完整性和重要性。
3. **哲学与道德的融合**:“永言配命,长保无亏”体现了对道德和宇宙秩序的永恒追求。永言配命意味着永远遵循自然和道德的法则生活,长保无亏则表达了希望这一秩序能够永恒保持,没有亏缺。
4. **语言风格**:整首诗语言古朴典雅,充满了对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宇宙和谐与道德伦理的崇尚。
总的来说,《祭方丘乐章·雍和》是一首旨在颂扬天地之德、表达对自然秩序的敬畏,以及对人类应遵循的道德法则的追求的诗作。通过其精炼的语言和庄重的仪式描述,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哲学思考和美学情感,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宗教仪式及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