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miào gē cí 。 jì fāng qiū yuè zhāng 。 shùn hé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顺和
kūn yuán zhì dé pǐn wù zī shēng |
坤元至德 品物资生 |
shén níng bó hòu dào xié gāo míng |
神凝博厚 道协高明 |
liè zhèn wǔ yuè huán liú sì yíng |
列镇五岳 环流四瀛 |
yú hé bù zài wàn bǎo sī chéng |
于何不载 万宝斯成 |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顺和》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词《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顺和》是对祭祀方丘的仪式所用的音乐和诗歌的描述。方丘在古代是中国祭天地的重要场所之一,这首诗通过赞美天地的德行与生命之源,来表达对天地的崇高敬意。下面逐段解释其意义:
1. **坤元至德,品物资生**:这两句赞美大地(坤)作为宇宙的基础,其至高无上的德行滋养了万物,让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
2. **神凝博厚,道协高明**:神之精神凝聚于博大深厚的大地之上,与高远明智之道相互协调,表达了天地间自然法则的和谐与统一。
3. **列镇五岳,环流四瀛**: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分别代表了东南西北中的五个方向,它们是天地间的重要地标,象征着自然界的坚实基础。四瀛指四海,表示天地之间的广阔与无垠。
4. **于何不载,万宝斯成**:这句话意思是说,无论是多么深广的地方,无论多么微小的事物,天地都能承载并生成它们。这句话强调了天地作为生命与万物之源的无尽能力与包容性。
整首诗通过上述意象,描绘了天地的宏大与神圣,以及其在生命创造与宇宙秩序中所扮演的中心角色,表达了对天地之美的崇敬和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顺和》古诗词赏析: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顺和》这首诗,显然是在对祭拜方丘——即四方之丘、四方之神的典礼进行歌颂。整首诗语言典雅,充满了对大自然和宇宙秩序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天地神明的敬畏与崇拜。
首句“坤元至德,品物资生”开篇即点明了大地(坤)作为万物生成的根本,其至高的道德力量孕育着所有生命。接着“神凝博厚,道协高明”赞美了天地间神秘而深厚的神力,与高远明彻的道相结合,构成了宇宙的和谐秩序。
“列镇五岳,环流四瀛”则描绘了四方神灵的存在与宇宙万物的连通。五岳象征着五大洲的山脉,而四瀛则可能指环绕世界的四海,意味着四方之神和宇宙的各个角落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有机的生命网络。
最后,“于何不载,万宝斯成”总结性地表达了对万物生成的赞叹,意味着在天地神明的庇佑下,所有的自然之宝和生命之宝都能得以孕育和成长,展现出一种万物生长、繁荣昌盛的美好景象。
整体上,这首诗借祭祀的庄严仪式,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颂扬和对宇宙秩序的敬畏,体现了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深刻认知与尊重,具有极高的哲学和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