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miào gē cí 。 chán shè shǒu yuè zhāng 。 sù hé
郊庙歌辞。禅社首乐章。肃和
sù wǒ chéng mìng yú zhāo huáng qí . qiú miǎn ér sì |
肃我成命 于昭黄祇.裘冕而祀 |
zhì jiàng zài sī wǔ yīn kè bèi |
陟降在斯 五音克备 |
bā yīn yù shī jī xī sì jìng |
八音聿施 缉熙肆靖 |
jué xīn fěi lí |
厥心匪离 |
《郊庙歌辞。禅社首乐章。肃和》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对某种仪式或宗教庆典的描述,尤其是在庙堂或郊外的仪式中进行的禅让或敬拜活动。下面逐句解释:
1. **肃我成命,于昭黄祇.**"肃"意味着恭敬、庄严,"我"在此处代指作为仪式主持者的人或神灵。"成命"指的是确定的指示或命令。"于昭黄祇"可能指的是在明亮、显赫的神祇面前。整句意思是:恭敬地执行已经确定的命令,在显赫的神祇面前。
2. **裘冕而祀,陟降在斯.**"裘冕"是中国古代帝王或高级官员在祭祀时穿戴的礼服,"祀"是祭祀的意思。"陟降"在古代礼仪中指的是神灵或祭祀者上上下下的动作。整句意思是在穿戴裘冕的情况下进行祭祀,神灵(或象征性的)在此上下活动。
3. **五音克备,八音聿施.**"五音"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的五个基本音阶(宫、商、角、徵、羽),"八音"则是中国传统乐器的八类分类(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克备"和"聿施"意味着全面准备好和实施。整句意为:五种基本音阶和八类乐器都被全面准备好并被使用。
4. **缉熙肆靖,厥心匪离.**"缉熙"可能指的是光明、明了,"肆靖"则可能指的是稳定、平和的状态,"厥"是代词,指代主语。"匪离"意味着不分离、不改变。整句的意思是光明而稳定的状态被维护,心志坚定,不变移。
整体来看,这首诗描述了一次庄严、准备充分的宗教仪式或禅让过程,强调了对神灵的恭敬与尊崇,以及仪式中音乐与礼仪的完整性。
《郊庙歌辞。禅社首乐章。肃和》古诗词赏析:
《郊庙歌辞。禅社首乐章。肃和》是古代的一种祭祀音乐,这种音乐通常用于敬献给神明或祖先,以表达对神的尊敬和对祖先的追思。这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和过程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宗教活动的重视,以及人们在仪式中所表现出的庄重与虔诚。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肃我成命,于昭黄祇**:这句话开篇即点明了仪式的肃穆与庄严。"肃"字表示庄重、恭敬,"成命"意指完成任务或使命,"于昭黄祇"则是对祭祀对象的敬称,"黄祇"象征着光明与神圣。整体传达了祭祀前的虔诚与对神灵的尊崇。
2. **裘冕而祀,陟降在斯**:这句描述了祭祀者的装束与行为。"裘冕"是古代祭祀时贵族所穿的礼服,象征着庄严与权力。"陟降在斯"指祭祀者在祭祀时的举止,"陟"为登高,"降"为下低,意味着祭祀过程中的虔诚与恭敬,通过上下动作来表达对神的敬畏和尊重。
3. **五音克备,八音聿施**:这两句描述了音乐在祭祀中的作用。古代祭祀音乐分为五音与八音。"五音"常指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而"八音"则包括了更多的乐器声音,如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每种乐器的音色和节奏都能反映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克备"和"聿施"分别表示准备完备和施行,强调了音乐在祭祀中的不可或缺性。
4. **缉熙肆靖,厥心匪离**:最后两句总结了祭祀的目的与效果。"缉熙"指光明,"肆靖"意味着安定,整体传达了通过祭祀达到光明与和平的境界。"厥心匪离"则表达了祭祀者内心的高度一致与统一,即所有参与者的虔诚与目的都集中在对神的敬仰上,没有任何分歧。
综上所述,《郊庙歌辞。禅社首乐章。肃和》通过详细描绘祭祀场景和过程,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宗教活动的重视与对神灵的敬仰,同时突出了参与者内心的统一和对和平与光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