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miào gē cí 。 jì shén zhōu yuè zhāng 。 shū hé
郊庙歌辞。祭神州乐章。舒和
tài zhé yán xiǎng yīn jiāo zhǎn jìng |
泰折严享 阴郊展敬 |
lǐ yǐ dǎo shén lè yǐ hé xìng |
礼以导神 乐以和性 |
yǒu shēng zài liè huáng cóng fǔ yìng |
黝牲在列 黄琮俯映 |
jiǔ tǔ jì píng wàn bāng yí qìng |
九土既平 万邦贻庆 |
《郊庙歌辞。祭神州乐章。舒和》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标题“郊庙歌辞。祭神州乐章。舒和”,是描述了一种古代祭祀仪式中使用的音乐和诗歌,这样的音乐和诗歌通常在祭祀神灵或皇帝登基等重大场合使用。下面逐段解释其意思:
1. **泰折严享,阴郊展敬**:这句话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庄严和肃穆。"泰折"可能指的是祭祀仪式开始前的预备动作,"严享"指的是正式的供奉仪式。"阴郊"则可能指的是举行祭祀活动的特定地点,即阴郊,中国古代的祭祀地点之一,通常远离都城,位于较为偏远且幽静的地方,用以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尊重。"展敬"即展示敬意,显示出对神灵的崇敬之情。
2. **礼以导神,乐以和性**:这是在说明祭祀仪式中,通过礼仪引导神灵的降临,通过音乐来平和祭司、参与者及旁观者的心灵。这里的“礼”指的是仪式中的规范行为,“乐”指的是音乐,音乐被用作一种和谐人心、迎接神灵的方式。
3. **黝牲在列,黄琮俯映**:"黝牲"指的是黑色的牺牲,古代祭祀时通常用黑色的牺牲,代表庄重和恭敬。"在列"表示黑色的牺牲被整齐地排列在祭祀的场所。"黄琮"是一种礼器,形状为圆形有孔的玉器,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和谐。"俯映"可能是描述黄琮在祭祀仪式中被放置的位置,暗示着它的庄严与神圣,同时它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和谐的映照。
4. **九土既平,万邦贻庆**:"九土"指的是天下的各个地方,这里可能是指全国各地的太平景象。"既平"表示天下太平,社会稳定。"万邦"指的是众多的国家,"贻庆"则是留下吉祥与祝福的意思。这句话总体表达了全国一片安宁,各地都将享受到祭祀带来的吉祥和福祉。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活动中的一系列庄严仪式,强调了通过礼仪和音乐来与神灵沟通、确保国泰民安的过程。
《郊庙歌辞。祭神州乐章。舒和》古诗词赏析:
这首《郊庙歌辞。祭神州乐章。舒和》是一首用于祭祀仪式的诗歌,其主题是祭祀天地、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诗歌结构严谨,文辞庄重,体现了古代祭祀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征。
1. **泰折严享,阴郊展敬**:这两句描绘了祭祀时的庄严场景。"泰折"可能是指祭祀时所用的器具或仪式的严格程序,"严享"则表示祭祀的隆重与恭敬。"阴郊"指的是阴天的郊外,可能是为了强调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举行祭祀活动的神圣性,"展敬"则是展开虔诚的敬意。
2. **礼以导神,乐以和性**:这两句体现了古代祭祀中音乐与礼仪的双重作用。"礼"指的是祭祀的仪式和规则,"导神"意为引导或召唤神灵的到来;"乐"代表音乐或乐曲,"和性"则是指音乐能调和人们的心性,使之在祭祀活动中保持和谐的状态。
3. **黝牲在列,黄琮俯映**:这两句描述了祭祀时所用的祭品和祭具。"黝牲"可能是指黑色的牺牲动物,古代祭祀常以动物作为牺牲,以此献祭神灵;"黄琮"是古代祭祀中常用的礼器,常为黄色,寓意尊贵和和谐,"俯映"表示黄琮的形状或颜色与祭地的景象相映成趣,增添祭祀的庄严气氛。
4. **九土既平,万邦贻庆**:这两句表达了祭祀之后的愿望,即"九土"(可能是指九州,象征全国)在祭祀之后能够安定太平,"万邦"则指无数的国家或地区,"贻庆"意味着将带来欢乐与吉祥。整体表达了对国家、人民安宁与幸福的祝愿。
这首诗歌通过描绘祭祀的庄严场面、仪式的神圣性和音乐与礼仪的和谐,表达了对天地神灵的尊崇与敬畏,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稳定、人民幸福的美好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