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miào gē cí 。 xiǎng tài miào yuè zhāng 。 shòu hé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寿和
wǔ jì gèng yùn sān zhèng dì shēng |
五纪更运 三正递升 |
xūn huá jì méi yǔ tāng bó xīng |
勋华既没 禹汤勃兴 |
shén wǔ mìng dài líng juàn shì yīng |
神武命代 灵眷是膺 |
wàng yún zhāng dé chá wěi gào zhēng |
望云彰德 察纬告征 |
shàng niǔ tiān wéi xià ān dì zhóu |
上纽天维 下安地轴 |
zhēng shī zhuō yě wàn guó xián fú |
征师涿野 万国咸服 |
yǎn bó líng tái jiǔ guān yǔn mù |
偃伯灵台 九官允穆 |
shū yù wěi jìn huái shēng jiè fú |
殊域委赆 怀生介福 |
dà lǐ jì shì dà lè yǐ hé |
大礼既饰 大乐已和 |
hēi zhāng rǎo yòu chì zì fú hé |
黑章扰囿 赤字浮河 |
gōng xuān zài jí dé bèi yǒng gē |
功宣载籍 德被咏歌 |
kè chāng jué hòu bǎi lù shì hé |
克昌厥后 百禄是荷 |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寿和》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以歌颂古代帝王的功绩和德行为主题,内容涵括了中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时期,从五帝、夏禹、商汤到周朝的文王,以及其他的帝王。下面是对各部分的逐段解释:
### 五纪更运, 三正递升
这句话赞扬了历史的循环和连续性,意味着每个朝代的更替都有其特定的秩序和规律,就像季节的变换一样自然。
### 功华既没, 禹汤勃兴, 神武命代, 灵眷是膺
这里提到的是大禹和商汤的崛起,他们在历史上的角色如同破晓前的曙光,引领新的时代。"神武命代"意味着神明和武力的结合,引领新的历史时期。
### 望云彰德, 察纬告征, 上纽天维, 下安地轴
这句描述了帝王通过天象(如云彩和星象)来预示和判断国家的道德和政策方向,同时保证天地的和谐与稳定。这里的"纽"和"轴"可能指的是维持宇宙平衡的力量。
### 征师涿野, 万国咸服
描述了帝王通过战争征服涿野地区,最终得到所有国家的臣服。这显示出帝王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
### 偃伯灵台, 九官允穆
"偃伯"可能指的是停止战争,"灵台"可能是指宫殿或祭祀场所。这句话可能意味着帝王停止战争,与官员们和睦相处,共同管理国家。
### 殊域委赆, 怀生介福
这句话意味着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带来礼物,表达了对帝王的尊敬和崇拜,希望获得长寿和福祉。
### 大礼既饰, 大乐已和
这里赞扬了帝王的礼仪和音乐,暗示礼仪的完善和音乐的和谐,这些都是帝王统治下文明和秩序的象征。
### 黑章扰囿, 赤字浮河
这可能是对特定时期(如周朝)的象征,"黑章"可能指的是夜色或特定时期的服饰,"赤字浮河"可能是指河水泛滥,或者是某种庆典的象征。
### 功宣载籍, 德被咏歌
这句话赞扬了帝王的历史功绩和德行,它们被载入史册,并通过歌曲传唱,成为后人学习和膜拜的对象。
### 克昌厥后, 百禄是荷
这句话总结了主题,意味着帝王的后代将会继承和发扬光大他们的功绩,受到上天的恩赐和百福的加护。
整首诗以一种赞美和崇敬的语气,回顾并颂扬了中国古代帝王的功绩和德行,以及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寿和》古诗词赏析:
这首《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寿和》不仅富含历史意义,而且在文学上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从古文辞的角度赏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时间与历史**:诗文开篇“五纪更运,三正递升”即以时间的更迭和正朔的更替作为背景,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循环和交替的深刻理解。通过“勋华既没,禹汤勃兴,神武命代,灵眷是膺”等句,描绘了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和人物,如夏、商、周的兴替,体现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历史变革的重视。
2. **神迹与政治**:“望云彰德,察纬告征,上纽天维,下安地轴”等句,描绘了政治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天象的变化预示政治的走向,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与社会政治之间关系的观察和理解,体现了古代社会中政治与自然崇拜的结合。
3. **军事与文化**:“征师涿野,万国咸服,偃伯灵台,九官允穆”描绘了军事征伐与文化治国的并重,体现了古代政治家的军事才能与治理智慧。尤其是“九官允穆”形象地描绘了政治秩序的和谐与稳固。
4. **地域与文明**:“殊域委赆,怀生介福”展现出对于不同地域文明的尊重与吸纳,体现了古代文明交流与融合的开放性,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
5. **礼仪与音乐**:“大礼既饰,大乐已和”强调了礼仪与音乐在表达敬意、营造和谐氛围中的作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礼乐文明的重视。
6. **功德与传承**:“黑章扰囿,赤字浮河”等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暗示了对功德的铭记与传承,强调了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的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文不仅展现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功绩的颂扬,还蕴含了对自然、政治、文化、地域、礼仪等多个维度的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社会、自然、历史深刻的理解和表达。通过对历史、自然、人文等元素的融合,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