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miào gē cí 。 xiǎng tài miào yuè zhāng 。 jīn zòu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金奏
qī miào guān dé bǎi líng yōu yǎng |
七庙观德 百灵攸仰 |
sú hé cái chéng wù zī hán yǎng |
俗荷财成 物资含养 |
dào guāng zhí qì huà lóng tí xiàng |
道光执契 化笼提象 |
sù sù yōng yōng shén qí lái xiǎng |
肃肃雍雍 神其来飨 |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金奏》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颂扬了帝王的德行与功绩,表达了人们对帝王的崇敬之情,同时提出了对神明的虔诚祈求,彰显了华夏民族在古代社会中对礼乐、祭祀活动的重视。以下是逐句解析:
1. **七庙观德,百灵攸仰** - “七庙”指的是古代帝王为尊崇先祖而设立的七座庙宇。这句诗意味着通过祭拜先祖,观察帝王的德行,期待得到神灵的尊敬与仰视。“观德”强调了帝王道德的榜样作用。
2. **俗荷财成,物资含养** - “俗荷财成”指的是百姓因帝王的英明治国而获得财富与成就。这句诗在强调帝王与百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帝王的治理为社会的发展和百姓的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
3. **道光执契,化笼提象** - “道光”表达了对帝王智慧和道德的推崇,“执契”则意味着持守法律与规则,表明帝王不仅是道德的领袖,也是法律的维护者。同时,“化笼提象”隐含着帝王通过智慧与道德治理国家,化繁为简,提携万物,引领社会向善。
4. **肃肃雍雍,神其来飨** - “肃肃”和“雍雍”形容了祭祀的庄严与和谐气氛,表现出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与虔诚。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希望通过祭祀活动,神灵能够感受到帝王的虔诚与民众的敬仰,从而降临享受祭祀的盛礼。
整首诗通过描绘帝王的德行与功绩,强调了神明对人间秩序的认同与维护,以及人与神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古代社会中深厚的文化信仰与伦理道德观念。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金奏》古诗词赏析:
这首《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金奏》是对古代祭祀仪式中音乐部分的描述与赞美。在理解这首作品时,我们需从中国古代的祭祀文化背景出发,了解其背后蕴含的精神与礼仪。
首先,"七庙观德"一词,表达了祭祀的对象是古代的七位帝王,其德行高洁、仁爱宽厚,是后世效仿的典范。"百灵攸仰"则寓意着上天和自然界的神灵都尊敬和倾听这些帝王的功德,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接着,"俗荷财成,物资含养"说明了帝王以德行和智慧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财富,滋养了百姓。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领导者能力与道德品质的双重期望,即不仅要有治理国家的才能,还要有仁政为民的道德操守。
"道光执契,化笼提象"中,“道光”指的是帝王所承载的道义光辉,“执契”是指握有国家治理的权柄。“化笼提象”可能意味着帝王通过道德与智慧引导人民,达到社会秩序与和谐的境界。整体来看,这一部分歌颂了帝王不仅能够掌控国家,而且能以高尚的道德和智慧引导人民走向和谐。
"肃肃雍雍,神其来飨"则表达了在庄严肃穆、和谐有序的氛围中,神灵们将会前来接受祭祀,接受人们的崇敬与供奉。这里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神灵和祖先的尊敬与祭祀的传统,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与神灵沟通,得到庇佑与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金奏》通过对古代帝王德行的颂扬,以及对祭祀仪式中神灵响应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祭祀文化中的道德理想、和谐社会观以及人与神灵沟通的信仰体系。这种对道德、社会和谐和超自然力量的尊敬与追求,体现了中华文化中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