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miào gē cí 。 wǔ hòu xiǎng qīng miào yuè zhāng shí shǒu 。 dì yī
郊庙歌辞。武后享清庙乐章十首。第一
wǔ shēng bèi zòu sān xiàn zhōng cí |
五声备奏 三献终祠 |
chē yí fèng niǎn pèi zhuǎn hóng qí |
车移凤辇 旆转虹旗 |
lǐ zhōu biān dòu chéng xiào qián zhī |
礼周笾豆 诚效虔祗 |
huáng líng xǐ bì zān shēn bài cí |
皇灵徙跸 簪绅拜辞 |
《郊庙歌辞。武后享清庙乐章十首。第一》古诗词释义:
《郊庙歌辞。武后享清庙乐章十首。第一》这首诗,我们逐步解释它的意思:
1. **五声备奏,三献终祠**:这句诗描述了祭祀时音乐的准备和结束情况。古代的音乐一般分为五声,即宫、商、角、徵、羽,象征着天地间的五种基本音调。"三献"是指祭祀时,献上三次祭品或祭品的三次变换。"终祠"则是指祭祀活动的最终完成。这句话概括了整个祭祀过程中的音乐准备和祭品的三次呈现。
2. **车移凤辇,旆转虹旗**:这里描述了祭祀队伍的行进情景。"车移凤辇",凤辇是古代皇帝或皇后所乘的华丽马车,此处用来形容祭祀队伍中的主要车辆的移动情况。"旆转虹旗"则是指旗帜的转动,虹旗可能指的是带有虹彩图案的旗帜,这可能是祭祀队伍中指挥或标志性的旗帜。这一句通过动态的描述,展示了祭祀队伍行进的壮观场面。
3. **礼周笾豆,诚效虔祗**:这句话强调了祭祀仪式的完整性和参与者内心的虔诚。"笾豆"是中国古代祭祀和宴会中用来盛放祭品的器皿,"礼周"意味着整个仪式的每一个环节都按照传统和规定进行了周全的执行。"诚效虔祗"则表达了参与者发自内心的恭敬和对祭祀仪式的崇敬。
4. **皇灵徙跸,簪绅拜辞**:最后两句是对祭祀结束的描述。"皇灵徙跸"中的"皇灵"指的是神灵或帝王的灵位,"徙跸"是帝王出行时命令沿途停止交通的命令。这里的"徙跸"可能是用于形容神灵接受完祭祀后,仪式的结束和神灵的离开。"簪绅拜辞"则是指参与祭祀的人们向神灵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然后正式地向神灵告别,结束仪式。这里的"簪绅"是古代文人、官员的象征,泛指参与仪式的官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描绘了古代帝王或皇后主持的祭祀清庙的盛大场景,展现了礼仪的庄严、音乐的和谐以及参与者的虔诚,体现了对祖先或神灵的敬仰和敬畏之情。
《郊庙歌辞。武后享清庙乐章十首。第一》古诗词赏析:
赏析:
《郊庙歌辞·武后享清庙乐章十首·第一》这首作品,是古代用于祭奠和敬奉先祖或者国家统治者的仪式中所使用的诗歌之一,特别强调了帝王对于祭祀礼仪的尊崇与虔诚,以及祭祀活动中各种礼仪的完备与庄严。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解析:
1. **五声备奏**:指的是古代音乐中的五音(宫、商、角、徵、羽),在这首乐章中,五音的完整运用代表着礼仪的完善和音乐的和谐,暗示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有序。
2. **三献终祠**:在古代的祭祀仪式中,“三献”指的是三次敬献,通常代表敬献的层次和仪式的逐渐深入。此处的“三献终祠”,说明了整个祭祀活动已达到高潮,意味着对祭祀对象的敬意和虔诚达到了顶点。
3. **车移凤辇,旆转虹旗**:这两句描绘了祭祀仪式中的壮观景象。凤辇代表着高贵和权威,是帝王或神圣人物出行的象征,凤辇的移动象征着统治者的降临。而“旆转虹旗”,则是指旗帜在风中转动,犹如虹霓,代表着吉祥与荣誉,象征着祭祀活动的神圣和辉煌。
4. **礼周笾豆,诚效虔祗**:笾豆在这里指的是祭祀时用于摆放祭品的礼器,它们的周全使用代表着祭祀礼仪的完备。而“诚效虔祗”,则强调了参与祭祀者内心的真实虔诚和恭敬,说明了仪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敬畏与虔诚的表达。
5. **皇灵徙跸,簪绅拜辞**:这里的“皇灵”指的是祭祀的对象,可能是先祖或神明。皇灵“徙跸”,意味着皇灵离开,象征着仪式的结束。而“簪绅拜辞”,则是参与祭祀的官员(簪绅代表有品级的官员)在仪式结束后向皇灵行礼告别,意味着对皇灵的尊敬与不舍。
综上所述,这首作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寓意,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严与隆重,更传达了对祖先和神灵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礼乐之美的追求。它不仅是对古代祭祀礼仪的记录,也是对传统精神和文化价值观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