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miào gē cí 。 zhōu cháo xiǎng yuè zhāng 。 kāng shùn
郊庙歌辞。周朝飨乐章。康顺
shèng huáng duān gǒng duō shì shū zhōng |
圣皇端拱 多士输忠 |
mán shāng gòng xiàn chén xīn bì tóng |
蛮觞共献 臣心毕同 |
shēng qí sōng yuè zhù bǐ huá fēng |
声齐嵩岳 祝比华封 |
qiān líng wàn sì cháng bǎo shí yōng |
千龄万祀 常保时雍 |
《郊庙歌辞。周朝飨乐章。康顺》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主要在赞美周朝的盛世,表达了对君主的敬仰,以及臣民们的忠诚和祝福。以下是逐句解释:
1."圣皇端拱":"圣皇"指的是周朝的君主,"端拱"表示君主稳坐不动,寓意君主稳重、仁慈、守正。
2."多士输忠":"多士"指的是众多的文武官员,"输忠"表示他们向君主奉献忠诚。
3."蛮觞共献":"蛮觞"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非汉族地区的献礼,"共献"则表示各地一同向君主进献礼物,显示出国家的团结和繁荣。
4."臣心毕同":"臣心"指的是臣民们的心意,"毕同"表示臣民们都以同样的忠诚和敬意向君主表达心意。
5."声齐嵩岳":"嵩岳"是中国著名的山脉,这里的"声齐"用意象表示声音之大、之齐整,以此赞美君主的圣德深如山岳,受到广泛赞颂。
6."祝比华封":"华封"是指古代传说中华山封禅的仪式,君主祝祷能够像华山封禅那样得到上天的祝福。"比"在这里表示与...相似。
7."千龄万祀":"千龄"和"万祀"都表示长久的时间,这里形容君主的统治长久且繁荣。
8."常保时雍":"时雍"是指君主在位时国家的安定与繁荣。"常保"则表达了对君主统治下国家长期稳定与繁荣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颂扬了周朝盛世的景象,君主的英明领导和天下臣民的忠诚与团结,以及对君主长期统治下国家持续繁荣的深深祝福。
《郊庙歌辞。周朝飨乐章。康顺》古诗词赏析:
《郊庙歌辞·周朝飨乐章·康顺》这首作品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专门用于祭祀仪式上的诗歌。这类作品的风格通常充满了对天子的敬仰、对国家的颂扬和对和平稳定的美好祝愿。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来赏析这首作品:
1. **主题与礼仪性**:作品通过“圣皇端拱”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周天子坐在正位上,恭敬地举行仪式的场景,展现出帝王对于宗教仪式的尊重和对国家的掌控。这种仪式性的表达,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宗教与权力相结合的深刻认识。
2. **群体与共性**:“多士输忠”描绘了臣子们对天子的忠诚,展现出一种集体性的凝聚力和忠诚精神。在古代社会,君臣之间的这种关系不仅是一种权力的依赖,更是一种文化价值观的体现,强调的是君臣一体、共谋国家大业的集体意识。
3. **敬天尊祖**:“蛮觞共献”这一句则表明了祭祀时,不论民族、地区,都以敬献酒祭的方式表达对神明和先祖的尊敬。这体现了古代文化中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祖先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4. **祝福与愿景**:“臣心毕同”表明了臣民的心意是统一的,都希望国家繁荣昌盛。“声齐嵩岳,祝比华封”使用了自然界的象征物(嵩岳,华封)来比喻国家的稳固与繁荣,表达了对国家长久稳定和人民生活的美好祝愿。
5. **永恒与和谐**:“千龄万祀,常保时雍”表达了对国家与人民永远和平、繁荣的愿景。这种对于时间的无限延伸的表述,体现了古代文化中对永恒、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郊庙歌辞·周朝飨乐章·康顺》不仅是一首用于祭祀仪式的诗歌,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对君臣关系的塑造、对群体共性的强调、对自然与祖先的崇拜、对国家繁荣的祝福以及对永恒和谐社会秩序的追求。这种多维度的文化表达,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