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è fǔ zá qū 。 gǔ chuī qū cí 。 zhū lù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
bō luàn zī yīng zhǔ kāi jī zì jìn yáng |
拨乱资英主 开基自晋阳 |
yī róng chéng dà yè qī dé huàn qián wáng |
一戎成大业 七德焕前王 |
yán hàn tí fēng yuǎn jī zhōu shì zuò zhǎng |
炎汉提封远 姬周世祚长 |
zhū gàn jiàng yù qī quán xiàng wǔ gōng yáng |
朱干将玉戚 全象武功扬 |
ruì suàn chāo qián gǔ shén gōng gé shàng yuán |
睿算超前古 神功格上圆 |
bǎi chuān liú yǔ jì wàn guó dài yáo tiān |
百川留禹迹 万国戴尧天 |
jì yǐ gāo gōng shǐ chéng yí bō guǎn xián |
既已櫜弓矢 诚宜播管弦 |
qiāng qiāng suí niǎo shòu gòng lè tài píng nián |
跄跄随鸟兽 共乐太平年 |
juǎn yī shí qī |
卷一十七 |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古诗词释义:
这首古诗以古体乐府的形式,讲述了历史的变革和君王的治理,充满了对英雄人物和古代文明的赞美。它强调了英明君主的领导力、国家的治理、历史的传承以及和平繁荣的景象。以下是逐段解释:
### 1. 拨乱资英主, 开基自晋阳,
“拨乱资英主”意为在混乱的时代,英明的君主是拯救国家的关键。“开基自晋阳”指称英雄君主的发迹地,晋阳可能是指古代的晋阳城,这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城市,是君主发迹的起点。
### 2. 一戎成大业, 七德焕前王,
“一戎成大业”表示一位君主凭借武力或军事手段建立起了伟大的事业。“七德焕前王”则意指这位君主的行为和品德与之前的贤明君王相媲美,他的统治使得道德和伦理得以发扬光大。
### 3. 炎汉提封远, 姬周世祚长,
“炎汉提封远”中的“炎汉”是汉朝的别称,“提封远”表示汉朝疆域辽阔。“姬周世祚长”则指周朝的统治长达数百年,世世代代有良好的继承。
### 4. 朱干将玉戚, 全象武功扬,
“朱干将玉戚”描绘了武器的精美和华丽,象征着军事力量的强大。“武功扬”表示君主的武功得以彰显和传播。
### 5. 睿算超前古, 神功格上圆,
“睿算”指的是英明的决策,“超前古”表示这些决策超越了古代。“神功格上圆”可能是形容君主的功绩像天一样高远和圆满。
### 6. 百川留禹迹, 万国戴尧天,
“百川留禹迹”表达了对大禹治水的敬仰,比喻君主如大禹一般为百姓带来福祉。“万国戴尧天”则描绘了万国人民尊崇像尧这样的贤明君主。
### 7. 既已櫜弓矢, 诚宜播管弦,
“櫜弓矢”指收起弓箭,意味着战争的结束。“播管弦”则表示通过音乐来传播和平与喜悦的信息。
### 8. 跃跄随鸟兽, 共乐太平年,
“跃跄随鸟兽”形容人们自由自在地与自然和谐共处。“共乐太平年”强调了全民共享和平的幸福生活。
### 9. 卷一十七,
这一句话是标题的一部分,通常用于分类书籍或文献的章节,表示这是某个卷中的第十七部分。在诗文或古代文献中,卷和章节的编号系统被用于组织和引用内容。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盛赞英雄君主和古代文明为线索,描绘了从混乱到稳定、从战争到和平的历史演变,以及君主对国家的深远影响和对人民的仁慈治理。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大致在赞颂一位英明的君主,在晋阳建立了基业,通过一场战争完成了大业,光耀了之前的王朝。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拨乱资英主,开基自晋阳**:这句诗赞美了一位有能力平定混乱,开创基业的英明君主,自晋阳起步,展现了君主的雄心和始基的雄伟。
2. **一戎成大业,七德焕前王**:这里描述了这位君主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完成了伟大的事业,同时他的德行和才能(七德,即古代七种高尚的德行)比之前的君主更加显著,更加光辉。
3. **炎汉提封远,姬周世祚长**:这里将这位君主与历史上的两个强大帝国——汉朝(炎汉)和周朝(姬周)相提并论,暗示着这位君主的治国才能和影响力超越了这两个时代,帝国的疆域和延续的统治时间都非常长。
4. **朱干将玉戚,全象武功扬**:朱干和玉戚是古代的武器,朱干象征着力量和勇气,玉戚则象征着智慧和贵族的尊严。通过使用这些武器,君主展现了全面的军事才能和对国家的掌控力。
5. **睿算超前古,神功格上圆**:君主的智慧和计划超越了古人,他的神妙之功影响深远,就像能触及上天的圆润之音,暗示着君主的影响力超凡脱俗。
6. **百川留禹迹,万国戴尧天**:这里引用了大禹治水的传说和古代帝王尧的统治,意味着这位君主像大禹一样治理国家,使众多国家(如同百川归海)在治下安定繁荣,像尧的统治一样受人尊敬和爱戴。
7. **既已櫜弓矢,诚宜播管弦**:在平定了外患之后,君主应将弓箭收起,让音乐传播,暗示君主在完成内政和对外战争之后,应致力于和平和文化的发展。
8. **跄跄随鸟兽,共乐太平年**:鸟兽与人类一起快乐地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这是理想中的和谐社会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位君主在位下的国家繁荣景象的憧憬。
9. **卷一十七**:在古代文献中,标题下方通常会有卷数或章节编号的标注,以帮助读者或编者定位内容所在。这里的“卷一十七”可能是指此诗所在的历史文献卷数或章节序号。
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全面歌颂了一位英明君主的伟业和理想中的太平盛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