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è fǔ zá qū 。 gǔ chuī qū cí 。 fāng shù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fāng shù běn duō qí nián huá fù zài sī |
芳树本多奇 年华复在斯 |
jié cuì chéng xīn wò kāi hóng mǎn jiù zhī |
结翠成新幄 开红满旧枝 |
fēng guī huā lì luàn rì dù yǐng cēn cī |
风归花历乱 日度影参差 |
róng sè cháo cháo luò sī jūn jūn bù zhī |
容色朝朝落 思君君不知 |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古诗词释义:
《芳树》这首诗是卢照邻的一首描写自然美景与寄托个人情感的诗作,采用乐府杂曲和鼓吹曲辞的体裁形式。以下是逐段解释:
### 诗句解释:
1. **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
- **解释:**“芳树”指的是鲜花盛开的树木,其美丽独特,让人感到奇异。诗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巧妙地将“芳树”与“年华”相联系,暗示时间的流逝,如同自然界中树木的生长与更替。
2. **结翠成新幄,开红满旧枝。**
- **解释:**“结翠成新幄”描绘的是翠绿的叶子聚集成一片片如覆盖物的景象,比喻树木繁茂。而“开红满旧枝”则是说红色的花朵布满在老枝上,展现了一幅春日里生机勃勃的景象。
3. **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
- **解释:**这一句通过描写微风中的花朵随风飘舞,呈现出一种动态美,而“日度影参差”则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树影在地面交错变化的景象。这种动态与静态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动人的自然情境。
4. **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 **解释:**“容色朝朝落”意味着美好的容颜(这里可引申为自然美景或时间的流逝)每天都在消逝,暗示了时间的无情。而“思君君不知”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念之情,即虽然美好的事物在逐渐消逝,但诗人的内心情感却无人知晓或理解,体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情感的隐秘。
### 总体分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美景难留的感慨,以及对某种或某些未被理解的情感的寄托。诗中的“芳树”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通过“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等动态的描绘,以及“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的静态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间、自然与情感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和抒发。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古诗词赏析:
卢照邻的《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是一首描绘春天树木繁花似锦的诗歌。全诗通过对芳树的生动描绘,展现出春日生机勃勃、花团锦簇的自然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或不可得之人的思念。
**首联**“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开篇直接点明芳树之“奇”,并强调了“年华”——时间与生命的流转,预示着诗歌的主题。
**颔联**“结翠成新幄,开红满旧枝”,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生长的景象:新绿的叶子聚集成绿色的顶篷(幄),红色的花朵遍布枝头,满眼皆是生机与艳丽,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
**颈联**“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通过自然界的风和日光的运动,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动态美。风中花朵飞舞,光影交错,表现了春天的动感和生命力。
**尾联**“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借对芳树年华易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无奈和对远方或思念之人(“君”)的思念之情。花容易逝,却不能直接传达给所思念的人,体现了深深的遗憾和思念之苦。
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 **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界中芳树的美丽景象,寄托了对生命、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世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思考。
2. **情感的抒发**:诗中的“君”字,既可理解为特定的人,也可视为对美好事物的代称,诗人的思念之情寓于对自然景象的感慨之中,表现了对生命、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
3. **艺术手法**:通过借物抒情,运用了鲜明的色彩对比(绿与红、新与旧),以及动静结合的描绘(风中花乱、日度影参差),营造出丰富的视觉与情感体验。
卢照邻的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芳树的美丽,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