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ng chuī qū cí 。 zhé yáng liǔ
横吹曲辞。折杨柳
xiān xiān zhé yáng liǔ chí cǐ jì qíng rén |
纤纤折杨柳 持此寄情人 |
yī zhī hé zú guì lián shì gù yuán chūn |
一枝何足贵 怜是故园春 |
chí jǐng nà néng jiǔ liú fāng bù jí xīn |
迟景那能久 流芳不及新 |
gèng chóu zhēng shù kè bìn lǎo biān chéng chén |
更愁征戍客 鬓老边城尘 |
《横吹曲辞。折杨柳》古诗词释义:
《横吹曲辞·折杨柳》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代表作,这首诗在表达上既有景物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下面是逐段解释:
1.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句中的“纤纤”形容杨柳的细长与柔美,诗人用这柔美的杨柳来比喻自己对情感的细腻表达,通过折取一枝杨柳寄给心上人,表达思念之情。
2.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这里的“一枝何足贵”表达的是物质价值的微不足道,重点在于“怜是故园春”,这句话意在强调这枝杨柳承载的是对故乡春天的怀念与敬爱,不仅仅是其本身的价值,而是它所代表的对家园的深情。
3. **迟景那能久,流芳不及新**。这里的“迟景”指的是即将逝去的时光,“流芳”则是说事物美好的名声或痕迹。这句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感慨,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4. **更愁征戍客,鬓老边城尘**。这里的“征戍客”指的是长期在外征战或奔波的将士们,“鬓老边城尘”则是对这些远离家乡、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战士们的悲叹。表达了对战乱中离家远行者的深切同情与对战争带来的岁月无情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折杨柳寄情的情景,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离家远行者命运的同情,表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横吹曲辞。折杨柳》古诗词赏析:
《横吹曲辞·折杨柳》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折杨柳这一传统习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蕴含了对征戍客命运的同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两句:“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诗开篇就点明了主题,描述了折杨柳的场景。杨柳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离别与相思,也是诗人用以寄托对远方亲友思念之情的物象。在这里,诗人用“纤纤”来形容杨柳枝条的细长柔美,既突出了自然景色的秀丽,也暗示了诗人情感的细腻和深沉。
2. **中间两句:“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折杨柳的深层含义。一枝杨柳在诗人眼中并非无足轻重,它承载着对故园春天的美好回忆,蕴含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
3. **结尾两句:“迟景那能久,流芳不及新。”** 这是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随着时光的流逝,春天的美景难以长久保持,就如同折下的杨柳枝,其新鲜之美终将过去。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世沧桑、时光易逝的深刻体悟,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4. **最后两句:“更愁征戍客,鬓老边城尘。”** 最后这两句将视角转向了征戍客(在边疆戍守的士兵),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边城生活充满艰辛与孤独,长期的戍守使得他们的鬓发早早白了,岁月无情地在他们身上留下了痕迹。这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同情,也是对战争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关怀。
综上所述,张九龄的《折杨柳》通过描绘折杨柳这一日常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对亲友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以及对战争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