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ín qǔ gē cí 。 shēng xiān cāo
琴曲歌辞。升仙操
yuān fēi yǎo yǎo qīng yún lǐ yuān míng xiāo xiāo fēng sì qǐ |
鸢飞杳杳青云里 鸢鸣萧萧风四起 |
qí wěi piāo yáng shì jiàn gāo jiàn tóu huò huà shēng xiāng sì |
旗尾飘扬势渐高 箭头砉划声相似 |
cháng kōng yōu yōu jì rì xuán liù hé bù dòng níng fēi yān |
长空悠悠霁日悬 六翮不动凝飞烟 |
yóu kūn xiáng yàn chū qí xià qìng yún qīng jǐng xiāng huí xuán |
游鶤翔雁出其下 庆云清景相回旋 |
hū wén jī wū yī zào jù piē xià yún zhōng zhēng fǔ shǔ |
忽闻饥乌一噪聚 瞥下云中争腐鼠 |
téng yīn lì wěn xiāng xuān hū yǎng tiān dà xià yí yuān chú |
腾音砺吻相喧呼 仰天大吓疑鸳雏 |
wèi rén bì quǎn tóu gāo chù fǔ zhuó wú shēng yóu lǚ gù |
畏人避犬投高处 俯啄无声犹屡顾 |
qīng niǎo zì ài yù shān hé xiān qín tú guì huá tíng lù |
青鸟自爱玉山禾 仙禽徒贵华亭露 |
pǔ sù wēi cháo xiàng mù shí péi sāi bǎo fù dūn kū zhī |
朴樕危巢向暮时 毰毸饱腹蹲枯枝 |
yóu tóng xié dàn yī huī zhǒu yì suì yǔ fēn rén bù bēi |
游童挟弹一麾肘 臆碎羽分人不悲 |
tiān shēng zhòng qín gè yǒu lèi wēi fèng wén zhāng zài rén yì |
天生众禽各有类 威凤文章在仁义 |
yīng sǔn yí xíng lóu yǐ xīn suī néng lì tiān hé zú guì |
鹰隼仪形蝼蚁心 虽能戾天何足贵 |
《琴曲歌辞。升仙操》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升仙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琴曲歌辞,采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描绘了多种鸟类的形象,寓含深邃的人生哲理。以下是逐段解释:
**首段**:“鸢飞杳杳青云里,鸢鸣萧萧风四起,旗尾飘扬势渐高,箭头砉划声相似。”
这一段描述了鹰在高远的青云中翱翔,鸣叫声随风在四周回荡。鸢的声音与箭出弦时的声音相似,预示着力量与速度的体现。
**第二段**:“长空悠悠霁日悬,六翮不动凝飞烟,游鶤翔雁出其下,庆云清景相回旋。”
天空广阔,阳光高悬,鹰羽似乎凝结在空中,与游鶤、翔雁形成对比,庆云与清景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远的氛围。
**第三段**:“忽闻饥乌一噪聚,瞥下云中争腐鼠,腾音砺吻相喧呼,仰天大吓疑鸳雏。”
忽然间,一群饥饿的乌鸦聚集,它们从云中急速坠下,争抢腐烂的鼠尸。乌鸦的声音和嘶叫交织在一起,令人联想到争斗与贪婪。
**第四段**:“畏人避犬投高处,俯啄无声犹屡顾,青鸟自爱玉山禾,仙禽徒贵华亭露。”
乌鸦们畏惧人类和狗的侵扰,选择投向高处。虽然它们啄食无声,但仍旧频频回望,表现出对安全的担忧。青鸟则喜爱在玉山上觅食,而仙禽则更重视华亭上的露水,表达了不同鸟类对食物和环境的偏好。
**第五段**:“朴樕危巢向暮时,毰毸饱腹蹲枯枝,游童挟弹一麾肘,臆碎羽分人不悲。”
暮色降临,朴樕树上的鸟巢显得格外危险,鸟儿们饱食后蹲在枯枝上。当孩子们用弹弓投掷石子时,鸟儿们被打得羽毛纷飞,但人们并未感到悲痛,可能因为对自然界生老病死的淡然。
**尾段**:“天生众禽各有类,威凤文章在仁义,鹰隼仪形蝼蚁心,虽能戾天何足贵。”
生命中万物都有其特定的形态和天性,威凤(凤凰)以其仁义之美著称,而鹰隼虽有威猛的仪态,却如同蝼蚁般心怀贪婪。虽然能够凌驾于天际,但这样的能力在道德与价值层面并不值得推崇,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颂和对低劣行为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描绘不同鸟类的形象和行为,隐喻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对高尚道德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琴曲歌辞。升仙操》古诗词赏析:
刘禹锡的《琴曲歌辞·升仙操》以琴曲的意象展开,创作出一首富有象征意味和哲理深度的诗篇。这首诗通过描述鹰的飞行与行为,隐喻人类的行为和道德选择,传达了对自由、道德与社会规范之间关系的思考。
1. **自然与自由**:诗的开头描绘了鹰在青云里翱翔的场景,表达了一种自由与高远的境界。通过鹰的飞行状态,诗人象征了个体在自然中寻求自由与自我实现的精神追求。
2. **道德与行为**:诗中描述的鹰在云中争食腐肉,以及与人冲突的场景,与道德行为形成了对比。这寓意着在社会中,追求个人利益与遵守道德规范之间的冲突,以及人们对道德与利益的选择。
3. **象征与隐喻**:诗中提到的“威凤文章在仁义”和“鹰隼仪形蝼蚁心”,分别象征着具有高尚道德和仁义精神的人物(如威凤),与那些表面上看似强大但内心卑微、仅追求私利的个体(如鹰隼)。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复杂性和社会道德观的深刻洞察。
4. **警示与反思**:诗的末尾通过对小童射杀鹰隼的描述,暗示了对人性中暴力倾向和道德沦丧的警示。通过鹰在危急时刻的无助,提醒人们在追求利益时要谨慎,避免陷入不道德的行为中。
综上所述,刘禹锡的《升仙操》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的诗篇,更是一次对人性、道德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通过丰富的象征和隐喻,诗人表达了对自由、道德与个人选择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社会公正和人性善良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