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á qū gē cí 。 cháng mìng nǚ
杂曲歌辞。长命女
céng wén hàn hǎi shǐ nán tōng yōu guī shào fù bà cái féng |
曾闻瀚海使难通 幽闺少妇罢裁缝 |
miǎn xiǎng biān tíng zhēng zhàn kǔ shuí néng duì jìng zhì chóu róng |
缅想边庭征战苦 谁能对镜治愁容 |
jiǔ shù rén jiāng lǎo xū yú biàn zuò bái tóu wēng |
久戍人将老 须臾变作白头翁 |
《杂曲歌辞。长命女》古诗词释义:
这首《长命女》是中国古代一首流传下来的诗歌,虽然无法确切知道作者,但是诗词中传达的情感以及意境却是千百年来中国文学艺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首诗主要描述了一个幽居闺房中的女子因思念边疆作战的丈夫而感到愁苦的心情,以及对丈夫早生华发的担忧。下面是逐段解释:
1."曾闻瀚海使难通, 幽闺少妇罢裁缝,":这一句描述了过去在遥远的瀚海之地,使节的传达十分困难,同时也暗示了边疆局势的紧张。对幽居闺房中的女子而言,她可能很久没有收到丈夫的音信,这让她无法继续为丈夫制作衣物,暗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与担忧。
2."缅想边庭征战苦, 谁能对镜治愁容,":这句话通过描述边疆的征战之苦,传达了女子对丈夫所处环境的担忧与无奈。即使面对镜子,也无法掩饰内心深深的愁苦与焦虑。
3."久戍人将老, 须臾变作白头翁":这句诗表达了长时间的戍边生活使得丈夫可能年老体衰,成为“白头翁”,这不仅仅是对丈夫身体状况的忧虑,也包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团聚的渴望。即使丈夫年岁已高,对女子而言,依旧是她青春与希望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征战的描述,以及对幽居女子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女性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担忧,以及对家庭团聚的强烈渴望。这种情感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都有其普遍性和共通性。
《杂曲歌辞。长命女》古诗词赏析:
这首《杂曲歌辞·长命女》描绘了一个深沉而又情感丰富的场景,以幽闺少妇的视角,抒发了对边关征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奈之情,展现了古代社会战争与和平的对立,以及女性在家庭与国家命运中的角色和情感承受。
首句“曾闻瀚海使难通”,提到了古代通往边疆的道路困难,暗示了战事的频仍与信息的阻隔,这种阻隔意味着家人的消息不畅,增添了思人的痛苦。接着,“幽闺少妇罢裁缝”,点出了战争环境下女性日常生活的改变,原本为家人准备衣物的活动因为丈夫不在身边而停止,反映了战争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责任感和对丈夫的思念。
“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通过内心独白,表达了对边疆征人生活艰辛的感慨和对丈夫痛苦与愁绪的同情,暗含了对战争残酷性的谴责和对和平的向往。对镜治愁容,用寻常生活动作表现内心的悲愁,细腻而深刻。
“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结尾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从时间的角度,描述了征人的长时间服役对身心的影响,暗示了生命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通过“白头翁”这一形象,不仅表达了对老年的哀叹,更反映了对战争长期带来的生命摧残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以女性的视角,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形象的场景构建,展现了战争对个人、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残酷的反思,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历史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