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áng zhāo jūn
王昭君
xūn lú yù shǐ chū shén xiān yún ān yǔ gài xià zhī tián |
薰炉御史出神仙 云鞍羽盖下芝田 |
hóng chén zhèng qǐ fú qiáo lù qīng lóu yáo chǎng yù gōu qián |
红尘正起浮桥路 青楼遥敞御沟前 |
qīng chéng bǐ tài fāng fēi jié jué shì xiāng jiāo shì liù nián |
倾城比态芳菲节 绝世相娇是六年 |
guàn shì luò bīn yào jiě pèi běn shì hé jiān hǎo shù qián |
惯是洛滨要解佩 本是河间好数钱 |
cuì chāi zhào yào xián yún fā yù bù wēi yí dòng luó wà |
翠钗照耀衔云发 玉步逶迤动罗袜 |
shí liú jiǎo dài qīng huā zhuǎn táo zhī lǜ shàn wēi fēng fā |
石榴绞带轻花转 桃枝绿扇微风发 |
wú qíng fú mèi yù liú bīn jù hèn shēn tán bù kě yuè |
无情拂袂欲留宾 讵恨深潭不可越 |
tiān jīn yī bié jiǔ qiū zhǎng qǐ ruò suí wén sān rì xiāng |
天津一别九秋长 岂若随闻三日香 |
nán guó zì rán shèng zhǎng shàng dōng jiā fù shì yì wáng chāng |
南国自然胜掌上 东家复是忆王昌 |
《王昭君》古诗词释义:
《王昭君》是上官仪创作的一首诗,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赞美了王昭君的美丽、才情和高尚品德。以下逐段解释各句意思:
### 第一段
**薰炉御史出神仙, 云鞍羽盖下芝田,**
- “薰炉御史”用以比喻王昭君,她的仪态犹如仙子一般。御史,官职名,这里形象化地说明王昭君令人感觉非凡。
- “云鞍羽盖下芝田”形容她乘坐的奢华车辆在草木葱郁的田野间行进,如同云中的神仙一般。
### 第二段
**红尘正起浮桥路, 青楼遥敞御沟前,**
- “红尘正起浮桥路”描绘了繁华的街道上,王昭君的车队正经过一座浮桥,展现了她的尊贵和奢华。
- “青楼遥敞御沟前”指的是在御沟前的远处,有一座青色的楼阁,它是王昭君生活或行进的场景之一。
### 第三段
**倾城比态芳菲节, 绝世相娇是六年,**
- “倾城比态芳菲节”形容王昭君的美丽,足以让整个城市为之倾倒,她的容貌如同花期正浓的花朵。
- “绝世相娇是六年”表明王昭君的美貌和才情持续了六年,她在各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
### 第四段
**惯是洛滨要解佩, 本是河间好数钱,**
- “惯是洛滨要解佩”说明王昭君在洛水边经常解下佩玉,这里是用古代的习俗来隐喻她的高雅和深情。
- “本是河间好数钱”暗指王昭君原本生活富足,具有经济实力。
### 第五段
**翠钗照耀衔云发, 玉步逶迤动罗袜,**
- “翠钗照耀衔云发”形容王昭君头戴的翠色钗子在她乌黑的头发上闪耀,增添了几分仙气。
- “玉步逶迤动罗袜”则是说她轻盈的步伐在华美的丝袜下显得格外优雅。
### 第六段
**石榴绞带轻花转, 桃枝绿扇微风发,**
- “石榴绞带轻花转”可能指王昭君所佩戴或穿着的装饰,轻盈地转绕,如同花朵一般。
- “桃枝绿扇微风发”则是描绘了一把绿扇在微风中轻轻摇动,上面可能刻有桃枝的图案。
### 第七段
**无情拂袂欲留宾, 讵恨深潭不可越,**
- “无情拂袂欲留宾”可能用以比喻王昭君虽然外表似乎冷淡,但内心希望留住宾客,表现出她的热情。
- “讵恨深潭不可越”表示即使面对难以逾越的障碍,王昭君也不会怨恨,展现了她的坚韧和豁达。
### 第八段
**天津一别九秋长, 岂若随闻三日香,**
- “天津一别九秋长”可能指的是与某人的别离之久,其中的“天津”作为地名,在此处用作泛指。
- “岂若随闻三日香”则是在对比,表达宁愿经历短暂的相聚,享受三日之香,也不愿长期分离。
### 最后一段
**南国自然胜掌上, 东家复是忆王昌**
- “南国自然胜掌上”表达了王昭君的美貌和才情超过任何掌中的珍宝,她在南国自然拥有无与伦比的美丽。
- “东家复是忆王昌”则是在结尾处提到,无论王昌(可能是指王昭君的另一任丈夫或倾慕者)如何怀念她,她之于南国的魅力和影响力是无法替代的。
全诗通过精妙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王昭君作为古代女性的绝世风华和高尚品格。
《王昭君》古诗词赏析:
上官仪的《王昭君》是一首描绘王昭君美貌与才华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于古代传说中这位传奇女子的赞美。该诗将王昭君置于一个极为华丽的背景之下,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巧的比喻,刻画出了她超越世俗的美丽与气质。
首先,诗中运用“薰炉御史出神仙,云鞍羽盖下芝田”这一句,用仙人的比喻来形容王昭君的出尘气质,将她比作从仙境下凡的仙女,使用了“薰炉”、“御史”、“云鞍”、“羽盖”、“芝田”等象征着尊贵、神秘和清雅的词汇,突出了王昭君的超凡脱俗。
接下来,“红尘正起浮桥路,青楼遥敞御沟前”描绘了王昭君所在之处的繁华与宁静并存的景象,将她置于一个既受到世人瞩目又拥有自己独立空间的环境中,展现了她既受人追捧又保持自我风骨的形象。
“倾城比态芳菲节,绝世相娇是六年”这一句将王昭君的美貌与自然界的美景相比,暗示其美丽已经达到了与自然景观相媲美的地步,同时也赞美了她的气质之高雅,无论何时都如同花儿绽放,永葆青春。
接着,“惯是洛滨要解佩,本是河间好数钱”运用了典故,展现了王昭君的过去与故事,暗示她原本就是倾国倾城的佳人,拥有着令人羡慕的美貌与才艺。
“翠钗照耀衔云发,玉步逶迤动罗袜”描绘了王昭君的服饰与仪态,通过“翠钗”、“云发”、“玉步”、“罗袜”等词语,展现了她的华贵与端庄。
“石榴绞带轻花转,桃枝绿扇微风发”这一句继续使用比喻,将王昭君的装扮与自然界的元素相结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暗示了王昭君的青春活力与生命力。
最后,“无情拂袂欲留宾,讵恨深潭不可越,天津一别九秋长,岂若随闻三日香,南国自然胜掌上,东家复是忆王昌”这一系列诗句,通过不同的场景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王昭君在不同情境下的形象和情感,既有深情的告别,也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整体而言,上官仪的《王昭君》不仅是一首赞美王昭君美貌与才华的诗歌,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巧的比喻,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与情感的世界,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这位古代佳人的独特魅力与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