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 mì zhǎng gōng zhǔ wǎn gē
高密长公主挽歌
mù luò yuán lín kuàng tíng xū fēng lù hán |
木落园林旷 庭虚风露寒 |
běi lǐ qīng yīn jué nán gāi fāng cǎo cán |
北里清音绝 南陔芳草残 |
yuǎn qì yóu biāo jiàn fú yún shàng xiě guān |
远气犹标剑 浮云尚写冠 |
jì jì qín tái wǎn qiū yīn rù jǐng gàn |
寂寂琴台晚 秋阴入井干 |
《高密长公主挽歌》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高密长公主挽歌》是唐代文学家上官仪为悼念去世的高密长公主而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首联:木落园林旷,庭虚风露寒**
木叶凋零,园林显得空旷;庭园空寂,风露寒冷。这里的“落木”和“庭虚”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暗含了悼亡的哀伤。秋季的荒凉与空旷,象征着生命的凋零和逝去,让人感受到一种哀愁和空洞。
**颔联: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
北里,可能是指公主生前居住或活动的地方;清音,形容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南陔,或指南向的草丛,这里可能象征着她生命的消逝。这两句意在表达,公主清丽的声音已绝,南向的草丛也因她的离去而显得枯萎,象征生命的消逝和哀伤。
**颈联:远气犹标剑,浮云尚写冠**
“远气”可能指剑的光芒,也暗示公主的英名远播,如同剑气常存;“浮云”象征着往事如云烟,而“写冠”则暗示了她的美德像冠冕一样被铭记。这两句表达了对公主品德和功绩的赞美,以及她虽逝去但精神永存的形象。
**尾联:寂寂琴台晚,秋阴入井干**
琴台,可能指公主生前弹琴的地方,现在显得格外寂静;秋日的阴云也深入到了井干(井边的木头)中。这两句描写了一种深沉的寂静与哀愁,象征着公主的离世带来了永恒的寂静,以及对她的怀念之情如同深秋的阴云,笼罩着一切。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对公主去世的哀悼之情,同时也赞美了她的美德和影响,表现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其精神的永恒颂扬。
《高密长公主挽歌》古诗词赏析:
《高密长公主挽歌》是上官仪的一首悼亡诗,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对已逝的高密长公主深切的哀思和怀念。这首诗分为两部分,前四句着重描绘了凄清、哀伤的场景,而后四句则通过象征和暗示,进一步表达出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 前四句(场景描绘)
"木落园林旷, 庭虚风露寒, 北里清音绝, 南陔芳草残,"
这四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木落园林旷",树木凋零,园林显得空旷,象征生命的凋零与孤独;"庭虚风露寒",庭院中只有寒风与露水,形象地表达了失去亲人的寒冷与孤寂;"北里清音绝",北边的地方失去了原有的音乐,可能指的是曾经的欢声笑语消失;"南陔芳草残",南边的草地也已枯萎,象征着生命力的消逝。这些描述细腻而哀婉,描绘了一个失去亲人的世界。
### 后四句(情感抒发)
"远气犹标剑, 浮云尚写冠, 寂寂琴台晚, 秋阴入井干,"
这四句诗则通过象征手法,进一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敬仰。"远气犹标剑",远方向上的空气仿佛还标示着剑的形象,可能象征着逝者生前的英勇或地位,也寓意着怀念与敬意;"浮云尚写冠",天空中飘荡的云彩仿佛还书写着逝者的帽子,隐喻着其尊严和形象被永久铭记;"寂寂琴台晚",琴台在夜晚显得更加寂静,暗示着对逝者无尽的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秋阴入井干",秋天的阴云笼罩在井边,可能象征着逝者的安息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 总体赏析
上官仪的这首《高密长公主挽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妙的象征手法,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怀念。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作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场景中,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逝者的深情厚谊。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上官仪在诗歌创作中对情感表达的细腻和对形式美感的追求,展示了其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