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ng huà zhàng
咏画障
xiāng zhǔ tāo líng jì é tái jìng ruì yīn |
湘渚韬灵迹 娥台静瑞音 |
fèng zhú qīng xiāo yuǎn luán suí yōu jìng chén |
凤逐清箫远 鸾随幽镜沉 |
shuāng chù huá fú luò fēng qián yín zhú qīn |
霜处华芙落 风前银烛侵 |
jì mò píng yáng zhái yuè lěng dòng fáng shēn |
寂寞平阳宅 月冷洞房深 |
《咏画障》古诗词释义:
这首《咏画障》是上官仪对一幅描绘古代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的绘画作品的描绘和赞美。让我们来逐段解释每一句的意思:
1. **湘渚韬灵迹, 娥台静瑞音**:湘江边的沙洲上隐藏着神奇的足迹,娥皇与女英的宫殿静谧中传来祥瑞的声音。这里借用了楚国神话中的湘夫人(湘夫人是湘江神,传说中与屈原的妻子同名)和娥皇、女英(两位与舜帝有关的神话人物)的故事,象征着画面上有神秘的灵性与祥和的氛围。
2. **凤逐清箫远, 鸾随幽镜沉**:凤凰追逐着清雅的笛声远去,鸾鸟随着深邃的镜子沉寂。凤与鸾在古代文化中是吉祥、高贵的象征,清箫和幽镜则暗示了高雅的音乐和内敛的意境,表达了画面上充满了诗意与神秘感。
3. **霜处华芙落, 风前银烛侵**:在霜降之日,华美的芙蕖花瓣凋落,寒风中银色的烛光被侵扰。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描绘了画面中的凄美与静寂。
4. **寂寞平阳宅, 月冷洞房深**:在荒凉的平阳之宅中,无人居住,月光寒冷,洞房深处显得更加幽深。这句话强调了画面上的空寂和冷清,可能象征着一种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情感状态。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对神话、自然和情感的象征与描绘,展现了上官仪对画面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
《咏画障》古诗词赏析:
《咏画障》是唐代文学家上官仪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水、娥台、清箫、幽镜、霜花、银烛、平阳宅和洞房等意象,构建了一个既静谧又略带寂寞的古典画面,反映了诗人在观赏画障时的内心感受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的自然景观描绘**:“湘渚韬灵迹, 娥台静瑞音”。湘水边的神秘痕迹被隐藏起来,娥台上的吉祥之音显得格外宁静。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宁和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2. **人物活动的场景**:“凤逐清箫远, 鸾随幽镜沉, 霜处华芙落, 风前银烛侵”。清雅的箫声中,仿佛有凤凰远去,鸾鸟也随着幽暗的镜子沉入了无尽的思绪。在霜花飘落、银烛摇曳的场景下,时间仿佛凝固。这四句通过具体的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象,生动地展现了画障中富有诗意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感慨。
3. **空间环境的描写**:“寂寞平阳宅, 月冷洞房深”。平阳宅中,月光显得格外冷清,洞房深处更是深沉而寂寞。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情感色彩,将观画者的孤独和哀愁表达得淋漓尽致。平阳宅和洞房作为古代贵族和士人居住的场所,其对比于自然景观的描述,不仅反映了物理空间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物情感和命运的起伏。
总体来看,《咏画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情感波动和哲思的古典世界。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画障的直接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