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hé lè jiǔ zhāng 。 gē chǔ gōng dì liù
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
xiáng yóu shā lù qìng qià yáo yī |
祥游沙麓 庆洽瑶衣 |
huáng yún zhòu jù bái qì xiāo fēi |
黄云昼聚 白气宵飞 |
jū zhōng lǚ zhèng bǐng hé tǐ wēi |
居中履正 禀和体微 |
yí xíng chì xiàn yǎn jiào jiāo wéi |
仪刑赤县 演教椒闱 |
táo jūn wàn guó dān qīng sì fēi |
陶钧万国 丹青四妃 |
hé zhōu zài yǒng fēng huà yōu guī |
河洲在咏 风化攸归 |
《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赞美储宫(即太子)卢照邻的诗。下面对每一句的解释如下:
1. 祥游沙麓, 庆洽瑶衣: 这一句可能在赞美储宫出行的祥瑞之兆,游历到沙麓之地,庆祝之喜氛围浓厚,瑶衣代表着储宫华丽的服饰,瑶也是美好、珍贵之意。
2. 黄云昼聚, 白气宵飞: 描述了储宫行进时,白天有黄色云彩聚集,夜间则有白气飘飞,象征着储宫的德行如日中天,威望远播,白气则寓意着清白、纯洁。
3. 居中履正, 禀和体微:"居中"意为位于中央,寓意储宫地位显赫;"履正"指行为正直,"禀和体微"则可能是指储宫内敛而温和的性格,不张扬,但力量内蕴。
4. 仪刑赤县, 演教椒闱:"仪刑"指的是储宫的仪态举止如同法则一样,对人有着示范和引领的作用;"赤县"指国家,"椒闱"是古代皇后居住的宫殿,这里比喻储宫对国家和后宫的教化作用。
5. 陶钧万国, 丹青四妃:"陶钧"原指炼器时用的陶轮,这里比喻储宫对国家的治理如同陶器,使万国皆得其泽;"四妃"是指古代天子的四位夫人,这里可能以储宫对后宫的教化来比喻对国家的广泛影响。
6. 河洲在咏, 风化攸归:"河洲"可能借指河流边的洲地,这里可能是象征性的比喻,"在咏"意味着在这里被歌颂;"风化攸归"指的是储宫的道德风范,如同清风化雨,使人心向善,达到教化的目的。
整首诗通过对储宫出行、德行、治理国家及对后宫的教化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储宫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
《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古诗词赏析:
这首《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是唐朝诗人卢照邻所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以深沉的文笔描绘了储宫(宫殿)的祥和景象,以及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深远影响,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的诗歌风格和时代精神。
**赏析如下:**
1. **开篇描绘**:“祥游沙麓, 庆洽瑶衣, 黄云昼聚, 白气宵飞。” 这几句描绘了储宫所在之地的祥瑞景象。沙麓(沙丘之麓)在古代常与吉祥联系在一起,黄云和白气是自然界的祥瑞之兆。这里通过描绘这些景象,预示了储宫即将迎来的盛大的庆祝活动和好运。
2. **中心议题**:“居中履正, 禀和体微, 仪刑赤县, 演教椒闱。” 这几句诗突出了储宫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居中履正"指的是储宫处于国家治理的中心位置,秉持正道;"禀和体微"表明其作为国家的核心力量,维持着和谐与平衡;"仪刑赤县"和"演教椒闱"则强调储宫作为典范和教育的中心,对国家治理模式的示范和对人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3. **社会影响**:“陶钧万国, 丹青四妃, 河洲在咏, 风化攸归。” 这几句概括了储宫对国家和社会的深远影响。"陶钧万国"意指其对全国的治理和影响如同陶器的制作一样,能成形塑物;"丹青四妃"可能是象征储宫的四位妃嫔形象,她们在诗中被赋予了美化、教育和维护社会道德的使命;"河洲在咏"和"风化攸归"则进一步强调储宫在社会风气和社会价值观塑造中的重要地位。
整体来看,卢照邻的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描绘了储宫在国家治理和社会道德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既展现了盛唐时期对于国家统一、和谐与繁荣的追求,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理想化君主形象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