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hé lè jiǔ zhāng 。 gē zhū wáng dì qī
中和乐九章。歌诸王第七
bō chéng shǎo hǎi jǐng lì qián xīng |
波澄少海 景丽前星 |
gāo méi dàn shèng jiǎ guān shēng líng |
高禖诞圣 甲观升灵 |
chéng guī cuì suǒ wèn qǐn yáo tíng |
承规翠所 问寝瑶庭 |
zōng rú cè xí wèn dào héng jīng |
宗儒侧席 问道横经 |
shān bīn jiǎo jiǎo guó zhòu qīng qīng |
山宾皎皎 国胄青青 |
huáng shang yuán jí bāng jiā yǐ níng |
黄裳元吉 邦家以宁 |
《中和乐九章。歌诸王第七》古诗词释义:
《中和乐九章。歌诸王第七》是唐代诗人卢照邻所作的诗歌,此诗主要颂扬诸王的美德与功绩,同时寄托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以下是对诗文逐句的解释:
1. **波澄少海,景丽前星**:大海的波浪平息,如同夜晚宁静;天上的星星光彩夺目,象征着光明与指引。这里以大海与星空来象征国家的和平与繁荣。
2. **高禖诞圣,甲观升灵**:高禖,古代祭祀婚姻之神的地方,这里象征着王室的诞生与神圣。诞圣,出生圣人,即诸王的诞生;升灵,精神升华,象征诸王成为精神的引领者。
3. **承规翠所,问寝瑶庭**:承规,遵循规矩;翠所,指绿色的植被,象征着生机与和谐;问寝,询问起居;瑶庭,瑶华之庭,华美的庭院,象征着礼仪与尊贵。整体表达了诸王遵循正道,问政于民,治理国家之景象。
4. **宗儒侧席,问道横经**:宗儒,尊崇儒家经典;侧席,谦卑地坐着,表示尊敬;问道,求教于儒家学说;横经,横着拿着书卷,表示认真阅读。这里描述了诸王尊崇儒家文化,虚心求教,致力于提升自我修养和治理水平。
5. **山宾皎皎,国胄青青**:山宾,山中的宾客,象征着远方的贤士和优秀人才;皎皎,明亮洁净;国胄,国家的贵族,青青,绿色的象征,表示生命力和希望。这里赞扬诸王能广纳贤才,国家人才辈出。
6. **黄裳元吉,邦家以宁**:黄裳,黄色的衣裳,古代帝王常穿,象征着帝王的威严与尊贵;元吉,极好的吉祥,寓意国家大吉大利;邦家以宁,国家安宁。这里表达了在诸王的治理下,国家繁荣安定的美好愿景。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诸王的赞美和对其对国家贡献的敬仰,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繁荣与和平的深深期盼。
《中和乐九章。歌诸王第七》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歌《中和乐九章·歌诸王第七》由唐代著名诗人卢照邻创作,通过对诸王的歌颂,展现了唐代对于宗族、礼仪、道德的深刻理解与重视,体现了唐代文化中对于君臣、父子、兄弟之间关系的和谐追求,以及对理想政治与社会稳定的美好愿景。
### 分析与赏析:
1. **开篇描述盛世景象**:“波澄少海,景丽前星”以波平如镜的大海和璀璨的星空象征国家的安定与繁荣,为全诗定下了恢弘壮丽的基调。
2. **赞颂圣德之王**:“高禖诞圣,甲观升灵”描述的是诸王诞生于圣明之时,犹如天上星辰一般,暗示诸王不仅是国家的象征,更是道德与智慧的光辉,他们的诞生为国家带来了福祉与祥瑞。
3. **宗族与儒学的推崇**:“承规翠所,问寝瑶庭,宗儒侧席,问道横经”这些诗句表达了对宗族礼法的重视,以及对儒学的尊崇。宗族是社会的基础,儒学则是道德与文化的指导,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卢照邻对于社会结构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4. **展现社会和谐**:“山宾皎皎,国胄青青,黄裳元吉,邦家以宁”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幅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图景。山宾象征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国胄指国家的贵族后裔,黄裳代表衣冠整齐,邦家以宁则意味着国家的稳定与安全。这种和谐景象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5. **总结与展望**:“黄裳元吉,邦家以宁”不仅是对现状的赞美,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诸王的领导,引领国家走向更加繁荣与和谐的未来。
总之,卢照邻的这首诗通过对诸王的歌颂,不仅展现了唐代对王室的尊崇,也深刻体现了对社会秩序、道德伦理和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的辞藻华丽,意境深远,既是对历史的赞歌,也是对理想社会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