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hé lè jiǔ zhāng 。 gē gōng qīng dì bā
中和乐九章。歌公卿第八
xīng chén dì zi yuè liè tiān sūn |
星陈帝子 岳列天孙 |
yì guāng dài lì xiàng zhe gàn kūn |
义光带砺 象着干坤 |
wǒ yǒu míng dé lì jiàn yōu cún |
我有明德 利建攸存 |
jū yǐ máo shè xī yǐ xī zūn |
苴以茅社 锡以牺尊 |
fān píng wáng shì yì liàng yáo mén |
藩屏王室 翼亮尧门 |
bā cái liǎng xiàn fū hé zú lùn |
八才两献 夫何足论 |
《中和乐九章。歌公卿第八》古诗词释义:
卢照邻所作的《中和乐九章·歌公卿第八》这首诗,通过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对公卿这一高层官员群体的赞美,以及对君主与公卿关系的阐述。具体解释如下:
1. **星陈帝子,岳列天孙**:这句话用星座与山岳来比喻,意指君主如同天上的星辰,而公卿则如同崇山中的子孙,意味着君主如同天子一般,公卿作为其下属,像山岳一般稳重,支撑着国家的稳固。
2. **义光带砺,象着干坤**:这里的“带砺”原指古代帝王封赐大臣时,将其位于腰带与磨刀石之间之地作为领地,象征荣誉与地位。“干坤”指的是天地。整句话意在说,公卿的忠诚与正直如同荣誉的光带与大地,牢牢地与天地相联,象征着公卿对君主的忠诚与对国家的坚定支持。
3. **我有明德,利建攸存**:这里提到“我有明德”,即君主有着明亮的德行,强调君主的品德与智慧。后面“利建攸存”意味着这种明德对于国家的建立和维持是不可或缺的,君主的智慧与品德是国家安邦立国的基石。
4. **苴以茅社,锡以牺尊**:苴以茅社,意为用茅草和社稷神木来作为封赐的形式,象征着对公卿的封赏与尊敬;锡以牺尊,即用祭祀时的牺牲尊来表达敬意,进一步强调对公卿的尊重和赏识。整体表达出对公卿的封赏与尊敬。
5. **藩屏王室,翼亮尧门**:这句话把公卿比喻为保护王室的屏藩和明亮门庭的辅助,即公卿作为国家的护卫和向导,对王室及其政策提供支持和指导。
6. **八才两献,夫何足论**:这里的“八才两献”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或晋升制度,意为公卿中的杰出人才通过两次献礼的形式,获得更高的职位或赏赐。最后一句“夫何足论”,则是表达了对公卿贡献之大,成就之高,以至于其具体贡献都不足为外人道矣,赞扬了公卿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和贡献。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象征与比喻,赞美了公卿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了君主与公卿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以及公卿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中和乐九章。歌公卿第八》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作者卢照邻,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以工于骈文而著称,这首《中和乐九章。歌公卿第八》是对公卿之职与地位的歌颂与赞美,充满了文人的雅致和对官僚体制内理想化的描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文内容概览
1. **开篇点题**:“星陈帝子,岳列天孙”,用星陈和山岳来象征公卿的地位与出身高贵,既显出威严,也寓意其道德品质如同星座与山岳般稳固。
2. **德性与历史**:“义光带砺,象着干坤”,这句将公卿的德性与历史功绩相比作象征力量与坚定的“带砺”,“干坤”则指天地,进一步强调公卿的功绩深远,如同天地一般不可磨灭。
3. **象征赋礼**:“我有明德,利建攸存,苴以茅社,锡以牺尊”,“明德”意味着光明正大、道德高尚,“茅社”和“牺尊”是古代的祭礼用具,用于祭祀神灵或祖先,以示公卿的品德与地位得到神灵的庇佑与认可。
4. **护国辅政**:“藩屏王室,翼亮尧门”,形象地描绘公卿作为国家的屏障与辅助,守护着王室,如同古代的守护者一样,对王室的安宁与稳定起到关键作用。
5. **突出才华**:“八才两献”,这句赞颂公卿的才能卓越,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所成就,更在政治理想的实现上有所贡献,两献可能是指对君主的两次献策或贡献。
### 艺术特色与主题
- **象征与对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公卿的地位、德行、才华等与自然界的星宿、山岳、天地等进行对比,强化了公卿在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和重要作用。
- **语言华美**:作为骈文的典范,这首诗在语言上极尽华美之能事,句式工整,辞藻丰富,读来有韵律感和节奏感,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语言美的艺术追求。
- **理想化的描绘**:诗中对于公卿角色的描绘充满了理想化的色彩,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秩序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期许和理想状态的追求。
综上所述,卢照邻的这首《中和乐九章。歌公卿第八》不仅是一首赞美公卿的诗歌,更是一幅理想政治画卷的描绘,通过华美的语言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对理想社会形态的憧憬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