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ǐ liú mǎ
紫骝马
huí zhōng dào lù xiǎn xiāo guān fēng hòu duō |
回中道路险 萧关烽候多 |
wǔ yíng tún běi dì wàn chéng chū xī hé |
五营屯北地 万乘出西河 |
chán yú bài yù xǐ tiān zi àn diāo gē |
单于拜玉玺 天子按雕戈 |
zhèn lǚ fén chuān qū qiū fēng héng dà gē |
振旅汾川曲 秋风横大歌 |
《紫骝马》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紫骝马》由唐代诗人卢照邻所作,通过描绘战争场面和描绘战马的形象,表达了对边关征伐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英勇战士的崇高敬意。下面是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 **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候多**:回中指的是回中栈道,是中国古代一条著名的险峻山路,连接关中与汉中。萧关则是指古代的一个重要关隘,在今宁夏固原。这两句诗描绘了道路的险峻与边关警戒的严密,暗示了即将到来的战争情境。
2. **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五营指的是军队的五个兵营,北地指的是北方的边疆地区。万乘出西河则指大规模的军队从西河地区(大致在今天内蒙古河套地区)出发,显示出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规模和行动方向。
3. **单于拜玉玺,天子按雕戈**:单于是古代游牧民族(如匈奴)对首领的尊称,玉玺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象征,按雕戈则是天子(帝王)手持雕饰的戈。这两句描绘了战争的激烈程度:一方面,单于(敌方)在战场上向帝王敬献玉玺,可能表示投降或求和;另一方面,天子手持戈(象征着权力和军事行动的指挥权)展现出帝王在战争中的角色。
4. **振旅汾川曲,秋风横大歌**:振旅即整顿军队,汾川是汾河的统称,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境内。这一句描述了军队在汾河的弯曲处整顿集结,整装待发,暗示了即将进行的决战。秋风横大歌则形象地描绘了在秋风中军队豪迈的歌声,展现出战士们面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时的豪情和决心。
综上所述,这首《紫骝马》诗通过对边关险境、军队集结、战事展开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的紧张氛围和英勇战士的精神风貌。诗中既有对战争的激烈与残酷的描绘,也流露出对战马(可能象征战士)的赞美和对帝王作为战争指挥者的角色的描述。
《紫骝马》古诗词赏析:
《紫骝马》是卢照邻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展现了一幅古代战争场面的宏伟画卷,充满了激情与壮烈的气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战争场景的描绘**:开篇“回中道路险, 萧关烽候多”,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战场的险峻与警戒的烽火,营造出紧张的氛围。接着“五营屯北地, 万乘出西河”描绘了军队的集结与大军的出动,显示出规模之宏大,阵势之威严。
2. **荣誉与权力**:“单于拜玉玺, 天子按雕戈”这两句巧妙地将敌我双方的象征性元素融合,玉玺代表权力,雕戈代表军队,单于与天子的形象对比鲜明,展现了战争中权力与荣誉的较量。
3. **庆典与凯旋**:“振旅汾川曲, 秋风横大歌”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场景,军队在汾水弯曲处驻扎,秋风吹过,传来了胜利的歌声。这里不仅表现了战争的胜利,也体现了将士们的豪情与喜悦。
4. **卢照邻的风格**:这首诗体现了卢照邻诗歌的特点,即注重气势与节奏,善于运用对仗和夸张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与对英雄壮举的颂扬。
5. **情感与思考**:诗中既有对战争的宏大描绘,也不乏对人性、荣誉和权力的深入思考。通过这样的对比与展现,引发了读者对战争本质、正义与非正义、胜利与代价等深层问题的思考。
综上所述,《紫骝马》不仅是一首描绘战争场面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与深刻思考的作品,展现了卢照邻在文学创作上的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