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shǐ yì zhōu zhì cháng ān fā zhōng yáng yì
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
fēng yān péng zé lǐ shān shuǐ zhòng zhǎng yuán |
风烟彭泽里 山水仲长园 |
yóu lái qì tóng mò běn zì zhòng qín zūn |
由来弃铜墨 本自重琴尊 |
gāo qíng miǎo bù sì yǎ dào jīn fù cún |
高情邈不嗣 雅道今复存 |
yǒu měi guāng shí yàn yǎng dé zuò shān fán |
有美光时彦 养德坐山樊 |
mén kāi fāng dù jìng shì jù táo huā yuán |
门开芳杜径 室距桃花源 |
gōng zi huáng jīn lēi xiān rén zǐ qì xuān |
公子黄金勒 仙人紫气轩 |
zhǎng huái qù chéng shì gāo yǒng xiá lán sūn |
长怀去城市 高咏狎兰荪 |
lián shā fēi bái lù gū yǔ xiào xuán yuán |
连沙飞白鹭 孤屿啸玄猿 |
rì yǐng yán qián luò yún huā jiāng shàng fān |
日影岩前落 云花江上翻 |
xīng lán chē mǎ sàn lín táng xī niǎo xuān |
兴阑车马散 林塘夕鸟喧 |
《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古诗词释义:
卢照邻的这首《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描绘了诗人出使益州(今四川省)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途经钟阳驿时所见的自然风景与人文情怀,展现了他对雅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风烟彭泽里,山水仲长园,由来弃铜墨,本自重琴尊。**
- **彭泽里**与**仲长园**都是隐居之地的典故,暗示出诗人向往远离官场、隐居田园的生活。**铜墨**指代官职和政务,**琴尊**则象征文学艺术和雅趣。这一句表达了诗人辞官归隐,重拾文人雅趣的愿望。
2. **高情邈不嗣,雅道今复存。**
- **高情**指高尚的情操,**邈不嗣**意为高尚的情操少有人继承。**雅道**指的是高雅的道义或高尚的生活方式。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当前社会中高尚情操和生活方式的稀缺的感慨,以及对这种生活方式的重新出现感到欣慰。
3. **有美光时彦,养德坐山樊。**
- **美光时彦**指的是才华出众、品德高尚的当代人士,**坐山樊**则是隐居的意思。这一句描绘了一位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隐士,正在山中修养道德。
4. **门开芳杜径,室距桃花源。**
- **芳杜径**和**桃花源**分别是《楚辞》中的隐居地和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之地。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隐士的住所周围环绕着香气四溢的杜鹃花路和隐藏着桃花林的神秘山谷,隐喻着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5. **公子黄金勒,仙人紫气轩。**
- **公子**指的是贵族子弟,**黄金勒**和**紫气轩**则象征着高贵和神秘。这句描述了贵族子弟骑着装饰华丽的马,而仙人则有紫气环绕,寓示着与世俗的不同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
6. **长怀去城市,高咏狎兰荪。**
- **长怀去城市**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宁静生活的向往。**高咏**意味着高声吟诵,**狎兰荪**则是亲近自然,比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7. **连沙飞白鹭,孤屿啸玄猿。**
- **连沙**指的是连绵的沙滩,**白鹭**是白鹭鸟,**孤屿**是指孤零零的岛屿,**玄猿**指的是黑猿。这一句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和谐,白鹭在沙滩上飞翔,黑猿在孤岛上发出啸声。
8. **日影岩前落,云花江上翻。**
- **日影**指太阳照射在岩石前的影子,**云花**形容江面上翻滚的云雾如同花朵,这一句展现了江面上云雾缭绕、光影交错的壮丽景象。
9. **兴阑车马散,林塘夕鸟喧。**
- **兴阑**指的是兴致已尽,**车马散**指车马离去,**林塘夕鸟喧**描绘了傍晚时分,树林和池塘中的鸟群在欢快地鸣叫。这一句通过鸟群的喧闹,反衬出自然环境的生机勃勃。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高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感慨。
《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古诗词赏析:
《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这首诗出自唐代文学家卢照邻之手,其诗歌题材多元,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与对人性之美的深刻描绘。此诗以诗人奉命出使益州至长安途中经过钟阳驿时的见闻和感受为背景,以山水之景、人物之情相交融,展现了一幅动人心弦的诗境图。
首句“风烟彭泽里,山水仲长园”即以彭泽之风烟、仲长之山水起兴,用以引出后文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这里“彭泽”“仲长”均为典故,用以烘托出一种高远脱俗的意境。接下来的“由来弃铜墨,本自重琴尊,高情邈不嗣,雅道今复存”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士大夫追求高洁情操和雅致生活的理想与向往。诗人在此对古代士人的精神追求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现今社会中能够坚守这一传统美德人物的期待。
“有美光时彦,养德坐山樊,公子黄金勒,仙人紫气轩”几句,描绘了一位品格高洁、居住在山中的人物形象。通过黄金马勒、紫气轩等物象的描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更隐喻了此人物超凡脱俗、飘逸不群的气质。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推崇,也流露出他对现实生活中能寻觅到这样精神高地的渴望。
随后的几句“长怀去城市,高咏狎兰荪,连沙飞白鹭,孤屿啸玄猿,日影岩前落,云花江上翻”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陶醉与向往。白鹭、玄猿、日影、云花、江水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清新脱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画卷。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城市生活中的浮躁与喧嚣的反思,展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兴阑车马散,林塘夕鸟喧”以日暮鸟鸣的场景作为结语,既是对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的体现,也预示着诗人归途的即将开启,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于高洁人格的推崇,以及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充满了诗意与哲理,是一首富有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