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ng zhái zhōng shù yǒu suǒ sī
望宅中树有所思
jì jì nán xuān yè yōu rán huái suǒ zhī |
寂寂南轩夜 悠然怀所知 |
cháng hé luò yàn yuàn míng yuè xià jīng chí |
长河落雁苑 明月下鲸池 |
fèng tái yǒu qīng qū cǐ qū hé rén chuī |
凤台有清曲 此曲何人吹 |
dān chún jiān yù chǐ miào xiǎng rù yún yá |
丹唇间玉齿 妙响入云涯 |
qióng xiàng qiū fēng yè kōng tíng hán lù zhī |
穷巷秋风叶 空庭寒露枝 |
láo gē yù yǒu hé xīng bìn yǐ jiāng chuí |
劳歌欲有和 星鬓已将垂 |
《望宅中树有所思》古诗词释义:
《望宅中树有所思》是唐代诗人卢照邻所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逐段解释:
1. **寂寂南轩夜,悠然怀所知,长河落雁苑,明月下鲸池,凤台有清曲,此曲何人吹,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劳歌欲有和,星鬓已将垂。**
- **寂寂南轩夜**: 深夜里南轩显得非常寂静。"南轩"通常是指靠近南边的厅堂或书斋,这里暗示诗人独自一人,夜深人静的氛围。
- **悠然怀所知**: 思绪悠远地回忆着远方的朋友。"所知"指朋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 **长河落雁苑,明月下鲸池**: 描绘出一幅秋夜美丽的景象。"长河"指的是银河,"落雁苑"可能是诗人虚构的地点,暗示远方的景色。"明月下鲸池"则形容月光下水池的清亮,与上句相呼应,共同构成一幅宁静的秋夜图景。
- **凤台有清曲,此曲何人吹**: 凤台,古时常常与美好或神秘的场景联系在一起,这里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一个场所。清曲指的是清雅的音乐,诗人询问这美妙的音乐是何人所奏。
- **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 描述了演奏者优美的音色,"丹唇"和"玉齿"则强调演奏者容貌的美好。"妙响入云涯"表明这音乐的美妙不仅动人心弦,甚至似乎可以直达云霄。
- **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在的环境,"穷巷"可能象征着诗人生活的简朴与孤独,"秋风叶"和"寒露枝"则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环境的萧瑟。
- **劳歌欲有和,星鬓已将垂**:"劳歌"表达了诗人想要与远方友人的歌声相和的愿望,"星鬓已将垂"则是诗人感叹自己已经老去,岁月不饶人。这两句既包含了对友情的渴望,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示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秋夜中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望宅中树有所思》古诗词赏析:
卢照邻的这首《望宅中树有所思》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诗意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寂静夜晚的思绪与情愫,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营造的氛围**:“寂寂南轩夜,悠然怀所知”,诗的开篇以“寂寂”二字定下了一种寂静、悠远的氛围。夜晚的寂静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呼应,引发了对远方知己的思念,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深邃的情感基调。
2. **壮丽的自然景观**:“长河落雁苑,明月下鲸池”这两句描绘了夜晚壮丽的自然景观,长河中的大雁与明月下的水池,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宽广与深远,同时也为后面的“清曲”提供了一个绝美的背景。
3. **美妙的音乐**:“凤台有清曲,此曲何人吹”描绘了如诗如画的音乐场景,凤台之上,清雅的音乐悠扬响起,这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的热爱与赞美。这句中的“此曲何人吹”既是对演奏者的疑问,也是对美好事物的感慨。
4. **细腻的情感表达**:“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这一句通过具体描绘演奏者的动作和声音效果,进一步强化了音乐的美妙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细腻地描绘了音乐的传入天际,表现了音乐的感染力和超脱凡尘的魅力。
5. **秋风落叶的季节感**:“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落叶与寒露不仅体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寂。这种季节的变迁与诗人的思绪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6. **结句的感慨**:“劳歌欲有和,星鬓已将垂”在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与远方知己共唱一曲的渴望,但面对“星鬓已将垂”的现实,不禁流露出岁月不饶人的感慨。这句既是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反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寂静夜晚的自然景象、美妙的音乐与季节的变迁,以及对远方知己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感慨。卢照邻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情感的画面,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