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ǔ xuě qū
雨雪曲
fāng shù běn duō qí nián huá fù zài sī |
芳树本多奇 年华复在斯 |
jié cuì chéng xīn wò kāi hóng mǎn gù zhī |
结翠成新幄 开红满故枝 |
fēng guī huā lì luàn rì dù yǐng cēn cī |
风归花历乱 日度影参差 |
róng sè cháo cháo luò sī jūn jūn bù zhī |
容色朝朝落 思君君不知 |
《雨雪曲》古诗词释义:
《雨雪曲》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写雨中之树的美丽与衰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或难以触及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逐段解释:
**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
“芳树”指香气四溢的树木,“奇”则形容其非凡的美丽。整句意思为:这树本就奇异非凡,正值青春年华。
**结翠成新幄,开红满故枝,**
“结翠”指新叶如翡翠般碧绿,“新幄”比喻刚长出的树荫。“开红满故枝”则描述了花朵盛开的情景。这两句描绘了雨后,树木新叶覆盖成荫,旧枝上开满了红花的景象。
**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
“风归”意为风后,花朵随风飘散,“历乱”形容花朵纷飞的景象。“日度影参差”则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树影在地面上变得错落有致。
**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容色”指的是树的外在风貌,这里指花和叶的美丽。“朝朝落”形容时间的流逝,每一天都有变化。“思君君不知”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人或美好事物的思念,而对方却对此毫不知晓。
全诗通过雨后树木的美丽与衰败景象,巧妙地寓意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以及对远方或无法触达之人的深深思念。
《雨雪曲》古诗词赏析:
《雨雪曲》是唐代著名诗人卢照邻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描绘雨雪中自然景物的变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思绪,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下面对诗作进行赏析:
1. **标题与意境**:“雨雪曲”既是指在雨雪交织的环境中创作的诗歌,也暗示了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与季节特征。卢照邻通过雨雪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冷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
2. **描述手法**:诗中“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暗含时间的流逝,年华不再的主题。“结翠成新幄,开红满故枝”则通过“翠”与“红”两种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了季节更替下树木的生机与变换。作者用“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描绘风中的花与日下的树影,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动态美。最后一句“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忧伤,将自然界的变换与个人情感联系起来,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远方之人的思念。
3. **情感表达**: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尤其是最后一句“思君君不知”,含蓄而深情地表达了对远方思念之人的深情思念,这种思念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相聚的渴望。
4. **艺术特色**:本诗的语言流畅,描绘细腻,既有对自然之美的细腻刻画,又有对情感世界的深刻揭示。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自然与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总的来说,《雨雪曲》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和抒发。通过其精湛的描绘技巧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美学价值和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