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ǎn dù wèi qiáo jì shì jīng yì yóu hǎo
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
wén dào shàng zhī huí zhào bì xià péng lái |
闻道上之回 诏跸下蓬莱 |
zhōng shū yí běi dǒu zuǒ xiá qù nán tái |
中枢移北斗 左辖去南台 |
huáng shān wén fèng dí qīng bì shì lóng méi |
黄山闻凤笛 清跸侍龙媒 |
yè rì zhū qí juǎn cān yún jīn zhàng kāi |
曳日朱旗卷 参云金障开 |
cháo cān wǔ chéng liǔ xī yàn bǎi liáng bēi |
朝参五城柳 夕宴柏梁杯 |
hàn zhì guāng rú yuè qín cí tīng shì léi |
汉畤光如月 秦祠听似雷 |
jì jì yún xiāng gé lí sī dú yōu zāi |
寂寂芸香阁 离思独悠哉 |
《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古诗词释义:
### 诗词逐句解释:
**闻道上之回,诏跸下蓬莱,**
- 这两句描绘了皇帝回程的情景,即皇帝返回皇宫时,宫中的禁卫队(诏跸)从蓬莱宫或其他重要地点撤出,象征着皇帝的归来。
**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
- 中枢指的是朝廷的中心决策机构,这里的“移北斗”比喻其位置或权力的转移。左辖和南台分别指皇帝的左右亲信或官署,此句意味着这些亲信或官员的职位有所变动。
**黄山闻凤笛,清跸侍龙媒,**
- 黄山是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一个部分,这里比喻宫中。凤笛和龙媒(即龙马,常用来形容高贵的马匹)分别是古代音乐和皇家出行的象征,此句描绘了皇宫中乐声与壮观的出行情景。
**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
- “曳日朱旗卷”指的是飘扬的红色旗帜在阳光下闪耀,仿佛在太阳下拖曳。“参云金障开”形容高高的屏风或宫殿门打开,云雾与之相接,象征着宏伟的景象和尊贵的仪式。
**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
- 五城柳可能是指长安城内著名的风景,柏梁杯则是一种古代的酒杯。这两句描绘了皇帝在朝会和晚宴中所见的美景和奢华的宴会场景,象征着权力与繁荣。
**汉畤光如月,秦祠听似雷,**
- 汉畤是古代祭祀汉朝帝王的场所,这里的“光如月”形容其光芒照耀得如同满月一般;秦祠则是对秦朝时期的祭祀场所的比喻。这两句通过对比月光与雷声,表达了皇帝祭祀活动的庄严与宏大,同时暗示了朝代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
**寂寂芸香阁,离思独悠哉,**
- 芸香阁可能是指一处存放书籍或举行学术活动的静谧之所。这里的“寂寂”表示其环境的静谧,而“离思”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宁静环境中产生的对远方朋友或过去的思念之情,感到孤独和悠然自得。
### 综述: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壮观、庄严的宫廷景象,展现了皇帝的日常活动和权力的象征,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从宫廷的宏大场景到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古诗词赏析:
卢照邻的《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是一首气势恢宏、情感深沉的诗作,不仅展现了唐代文学的盛景,也透露出诗人对京城生活与故友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结构与构思**:诗的前半部分,通过描绘皇帝的回宫、中央政令的传达等宫廷活动,营造出一种盛世景象。通过“上之回”、“诏跸下蓬莱”等词语,展现出皇帝的尊贵与权威,而“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则暗示了官场的权力转移,反映了权力的流动与政治的复杂性。
2. **象征与意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意象,如“黄山”、“清跸”、“龙媒”、“朱旗”、“金障”等,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视觉美感,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壮观的场景,也暗含了特定的象征意义,如“黄山”可能象征着远离政治中心的隐喻,而“龙媒”则常常被用来形容皇帝的马匹,喻指皇帝的尊贵与威严。
3. **情感表达**:后半部分的“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汉畤光如月,秦祠听似雷”等描述,展现了作者在京城生活中的忙碌与奢华。然而,“寂寂芸香阁,离思独悠哉”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形成了鲜明的情感反差。这种情感的转折,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京城生活复杂情感的深刻体验。
4. **风格与语言**:卢照邻的诗作以其工整的格律、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想象著称。这首诗在保持了唐诗华丽风格的同时,也融入了对生活深层情感的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深度。
综上所述,卢照邻的《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不仅是一首描绘盛世景象的赞歌,更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孤独与思念的深情之作。通过丰富的象征与意象,以及情感与风格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