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è hàn gāo miào
谒汉高庙
dǎo yàng shū yuán yuǎn guī hǎi huì liú zhǎng |
导漾疏源远 归海会流长 |
yán bō jiē jīng mèng tōng wàng ěr jǔ zhāng |
延波接荆梦 通望迩沮漳 |
gāo àn chén bēi yǐng qū xù lì zhū guāng |
高岸沉碑影 曲溆丽珠光 |
yún hūn cuì dǎo méi shuǐ guǎng sù tāo yáng |
云昏翠岛没 水广素涛扬 |
yuè chuān yǐ duō tàn xiá dì jǐ zēng shāng |
阅川已多叹 遐睇几增伤 |
lín xī yóu zhù mǎ wàng xiàn yù zhān shang |
临溪犹驻马 望岘欲沾裳 |
qiáo mù xià hán yè tíng lín luò xiǎo shuāng |
乔木下寒叶 亭林落晓霜 |
shān gōng bù kě yù shuí yǔ fǎng gāo yáng |
山公不可遇 谁与访高阳 |
《谒汉高庙》古诗词释义:
李百药的《谒汉高庙》是一首描绘访古庙、感受历史变迁的诗作,其意境深远,诗意绵长。以下是对这首诗各段的逐段解释:
1. **导漾疏源远,归海会流长**:导漾,指引导水流,这里用以描绘水流从源头开始,延展至远方,最终汇聚至大海。这句诗以自然景象比喻历史长河,寓意汉高庙历史的深远与不凡。
2. **延波接荆梦,通望迩沮漳**:延波接荆梦,意指波涛绵延,连接着远方的梦境,暗指汉高庙所在的区域与荆楚之地紧密相连。通望迩沮漳,意为在视野内可以看到临近的沮水和漳水,形象地展示了汉高庙所处地理环境的广阔与连通性。
3. **高岸沉碑影,曲溆丽珠光**:高岸,指高山的陡峭岸边,沉碑影,暗示碑文深沉,历史痕迹深刻。曲溆,是弯曲的河岸,丽珠光,比喻珠光般明亮的光芒。整句描绘了高庙周围环境的壮丽与历史的深沉。
4. **云昏翠岛没,水广素涛扬**:云昏,云雾迷茫,翠岛没,暗示着小岛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水广,水域宽阔,素涛扬,白色波涛翻滚。这句诗通过描绘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小岛与广阔的水面,表现出汉高庙周围自然环境的雄浑与神秘。
5. **阅川已多叹,遐睇几增伤**:阅川,观览河流,已多叹,已经有许多感慨,遐睇,远望。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说明在观赏河流时,内心充满着对过往岁月的感叹和对未来的忧伤。
6. **临溪犹驻马,望岘欲沾裳**:临溪,面对溪流,犹驻马,仍停留在马前,表示虽然到了溪边,心却依然感慨。望岘,望向岘山,欲沾裳,欲要沾湿衣裳,暗示诗人情感的深沉与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之情。
7. **乔木下寒叶,亭林落晓霜**:乔木,高大的树木,寒叶,寒风中的树叶,亭林,亭台楼阁的树林,晓霜,早晨的霜。整句描绘了秋天清晨的宁静景色,寒叶与晓霜的意象,赋予了整首诗以浓厚的季节感和历史的哀愁。
8. **山公不可遇,谁与访高阳**:山公,借指古代的隐士或文人,此指汉高庙的访客,不可遇,难以遇到,访高阳,意指拜访古代的高士或贤人。整句诗表达了作者虽然无法遇见古代的隐士,但仍然想要寻找他们的精神所在,访寻汉高庙的内涵和精神象征。
综上所述,《谒汉高庙》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对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谒汉高庙》古诗词赏析:
李百药的《谒汉高庙》是一首描绘古代庙宇庄严景象和表达作者深沉感慨的诗作。此诗以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相互映照,既展示了宏大的自然美,又传达了对历史的深远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景象描绘**:诗的前半部分从自然景观的描绘开始,运用“导漾疏源远”、“归海会流长”等词语,描绘出河流源头远大、归向大海的情景,隐喻历史的源头与归宿,象征汉高祖刘邦开创的基业及其深远影响。
2. **历史连接**:接下来的句子“延波接荆梦,通望迩沮漳”将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连接起来,暗示着古代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借“荆梦”、“沮漳”等地名,点明汉高庙所在的历史地理背景,加强了历史的厚重感。
3. **庙宇景观**:“高岸沉碑影,曲溆丽珠光”以高大的石碑和明亮的珠光为形象,描绘了庙宇的庄严与辉煌,进一步强化了庙宇作为历史和文化纪念物的地位。
4. **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诗中的“云昏翠岛没,水广素涛扬”既描绘了山川的壮丽景色,也隐含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景观交融的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5. **情感表达**:后半部分的“阅川已多叹,遐睇几增伤”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临溪犹驻马,望岘欲沾裳”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仿佛在溪边驻足,望向远方,仿佛被某种不可言说的悲伤所触动。
6. **结语与寄托**:“乔木下寒叶,亭林落晓霜”用寒叶与晓霜描绘了一种清冷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预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山公不可遇,谁与访高阳”以东晋名士王羲之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上伟大人物的追慕,同时也流露出对无法再见先贤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李百药的《谒汉高庙》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寄托了对过往岁月的缅怀之情,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景仰与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