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ù lǐ jì
赋礼记
yán yùn jīng huá xiē qīng dōu bǎo mìng kāi |
炎运精华歇 清都宝命开 |
dì lǐ sān fāng shèng wáng tíng wàn guó lái |
帝里三方盛 王庭万国来 |
xuán wǔ shū yáo dèng jīn fèng shàng céng tái |
玄武疏遥磴 金凤上层台 |
zhà jìn xiān tóng lè shí qīng bì shǔ bēi |
乍进仙童乐 时倾避暑杯 |
nán guǎn zhāo qí shì xī yuán yǐn shàng cái |
南馆招奇士 西园引上才 |
hái xī liú gōng gàn pí bìng qīng zhāng wēi |
还惜刘公干 疲病清漳隈 |
《赋礼记》古诗词释义:
### 诗词逐段解释
李百药的《赋礼记》是一首描绘盛世景象的诗歌,全诗通过描绘一系列的宏大场面,展现出国家的繁荣与昌盛。以下是逐段解释:
**炎运精华歇,清都宝命开:** 这两句开篇即描述了从一个时代过渡到另一个时代的景象。"炎运"指的是一种象征性的概念,代表过去的繁荣或衰退;"精华歇"意味着旧时代的辉煌已逐渐消逝。"清都"是道教中的仙境,这里用来象征理想化的治世,"宝命开"则暗示着一个新的、充满希望的时代的开始。
**帝里三方盛,王庭万国来:**"帝里"指的是首都或帝都,"三方盛"可能是指四方或四方之内国力的强盛。"王庭"是指国王或皇室的居所,"万国来"表示各国使节或诸侯的齐聚,象征着国家的影响力和繁荣。
**玄武疏遥磴,金凤上层台:**"玄武"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常与北方相关联,象征着稳定和安全;"磴"指的是台阶。这两句描绘了玄武远离人群,可能是在某个重要的山顶或宫殿的台阶上,象征着国家的安保和安全。"金凤"是凤凰的一种,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吉祥之物,"上层台"意味着凤凰登高,象征着王权的崇高和尊贵。
**乍进仙童乐,时倾避暑杯:**"仙童乐"指的是仙人的欢愉,或是比喻人在享受生活中的快乐。"时倾避暑杯"则是说人们在避暑季节里举杯欢庆,享受清凉和欢乐,象征着国家的安乐和人民的幸福。
**南馆招奇士,西园引上才:**"南馆"和"西园"可能指的是皇家的行宫或园林,用来举办雅集或盛宴。"招奇士"和"引上才"则表明国家邀请并推崇才智卓越的人士,展现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
**还惜刘公干,疲病清漳隈:** 这句话以古人的例子作为收尾,"刘公干"可能是指汉代的诗人刘桢,"疲病清漳隈"则是对当时国家可能面临的某种困境或挑战的暗示,可能在提醒统治者注意民生疾苦。"还惜"二字表达了对过去人才的怀念和对当前局面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国家的繁荣景象、盛大的庆典、对人才的尊重和对民生的关注,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治世的憧憬和对现实的反思。
《赋礼记》古诗词赏析:
李百药的《赋礼记》是一首诗体文赋,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绘和人物的描述,展现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赞颂盛世景象,礼乐的盛况以及对才士的尊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点题**:“炎运精华歇, 清都宝命开”。诗人以“炎运”开始,象征旧时代的结束,以“清都宝命开”寓意新朝代的兴起,简洁明快地铺陈了诗的背景和主题。
2. **描绘盛世**:“帝里三方盛, 王庭万国来”。通过“帝里三方盛”描绘了帝都的繁荣景象,四方的繁荣与帝都的盛况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时代的昌盛。而“王庭万国来”则是直接点明了国际间的交流与交往,呈现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开放格局。
3. **景观描绘**:“玄武疏遥磴, 金凤上层台”。玄武门的远山和遥磴,金凤的装饰在高台之上,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描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隐喻了权力与尊贵的象征。
4. **活动描述**:“乍进仙童乐, 时倾避暑杯”。这一句通过“仙童乐”和“避暑杯”的描述,展现了宴会的欢快和清雅,同时也暗含了避暑消夏的主题,与“万国来”的国际交流活动相映衬。
5. **邀请与集会**:“南馆招奇士, 西园引上才”。南馆和西园的邀请,意味着对智者的尊重和对才子的推崇,不仅是物质上的宴请,更是文化上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
6. **对才士的怀念与感慨**:“还惜刘公干, 疲病清漳隈”。通过怀念历史上的才子刘公干,表达了对当前时代人才的渴求和对过去人才的怀念,同时流露出对当前环境的些许忧虑,担心人才的流失和才能的荒废。
总的来说,李百药的《赋礼记》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不仅展现了盛世的辉煌与繁荣,更寄寓了对才士的尊崇和对文化的深沉思考,是一篇充满文采和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