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hé shèng zhì xǐ xuě yìng zhì
奉和圣制喜雪应制
yù lóu yín bǎng zhěn yán chéng cuì gài hóng qí liè jìn yíng |
玉楼银榜枕严城 翠盖红旗列禁营 |
rì yìng céng yán tú huà sè fēng yáo zá shù guǎn xián shēng |
日映层岩图画色 风摇杂树管弦声 |
shuǐ biān zhòng gé hán fēi dòng yún lǐ gū fēng lèi xuē chéng |
水边重阁含飞动 云里孤峰类削成 |
xìng dǔ bā lóng yóu láng yuàn wú láo wàn lǐ fǎng péng yíng |
幸睹八龙游阆苑 无劳万里访蓬瀛 |
《奉和圣制喜雪应制》古诗词释义:
这首《奉和圣制喜雪应制》是唐代宗室宗楚客创作的一首诗,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喜雪景象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寓含着对皇帝治世的歌颂。下面是逐段解释:
1. **玉楼银榜枕严城**:玉楼和银榜是指用玉石和白银装饰的楼台或牌楼,象征着高贵与奢华。枕严城则意味着这些楼台牌楼位于严密的城池之中,这里的“枕”字形象地描绘了楼台与城池的关系,也暗含着城池的壮丽与保卫。
2. **翠盖红旗列禁营**:翠盖红旗表示了皇家或军队的仪仗,翠盖指的是绿色的华盖,红旗则是象征着权威和力量的旗帜。禁营则是指皇帝的禁卫军所在的营区,翠盖红旗的排列体现了皇家军队的威严和秩序。
3. **日映层岩图画色**:这一句描述了阳光照射在层层叠叠的山岩上,山岩的颜色像画卷一般美丽。这里的“层岩”是指多层的山峰,阳光的映射使得山岩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
4. **风摇杂树管弦声**:风摇杂树描绘了风在多样的树木间吹拂,树木在风中摇曳生姿。管弦声则是指宫廷乐器的音乐声,这里用“管弦”代指音乐,暗示了皇帝喜雪之时宫廷的欢庆气氛。
5. **水边重阁含飞动**:水边重阁指的是水边的多层楼阁,这里的“飞动”可能是指水边楼阁在风中显得轻盈、生动,或者是在水面上倒映出的景象在风中摇曳,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美。
6. **云里孤峰类削成**:云里孤峰指的是在云雾中独立的山峰,如同用刀削成一般,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峭拔和壮观。这一景象与之前的雪景相呼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7. **幸睹八龙游阆苑**:八龙游阆苑是诗人对于皇帝治世的赞美之词。阆苑,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的“八龙”象征皇帝周围环绕的八位贤臣,意指在皇帝的治下,贤臣云集,国家繁荣昌盛。
8. **无劳万里访蓬瀛**:蓬瀛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岛,象征仙境。这句诗表达的是,无需远行万里去寻访仙境,因为皇帝的治世已经创造了人间仙境般的美好生活。整首诗通过描绘喜雪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帝治世的歌颂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
《奉和圣制喜雪应制》古诗词赏析:
宗楚客的这首《奉和圣制喜雪应制》诗,是一首典型的应制诗,这类诗往往在宫廷场合由臣子献给皇帝,以表达对圣上、时政或自然现象(如此次的喜雪)的颂扬和祝愿。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玉楼银榜枕严城, 翠盖红旗列禁营, ”
- “玉楼银榜”描绘了宫殿的奢华与辉煌,与“严城”形成对比,突出了宫廷的庄严与秩序。
- “翠盖红旗”则描写了禁营中军旗飘扬的场景,显示了军队的纪律和庄重,与首句的“玉楼银榜”相呼应,展现了帝国的强盛和统一。
**颔联**:“日映层岩图画色, 风摇杂树管弦声, ”
- “日映层岩”描绘了阳光照耀山峦,使得山色如同画卷般美丽,借以形容自然美景的壮丽与和谐。
- “风摇杂树”则展现了风中杂树林的生动景象,赋予了自然界的动态美,而“管弦声”则象征着宫廷中的音乐盛宴,与自然美景相映成趣。
**颈联**:“水边重阁含飞动, 云里孤峰类削成, ”
- “水边重阁含飞动”描述了水边的阁楼在风中轻摇的动态美,展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云里孤峰类削成”则描绘了云雾中独立的山峰,形状锐利,形象生动,进一步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神秘。
**尾联**:“幸睹八龙游阆苑, 无劳万里访蓬瀛,”
- “幸睹八龙游阆苑”表达了一种荣幸和赞叹,意味着能目睹帝王享受的奢华与快乐。
- “无劳万里访蓬瀛”则是对圣上幸福生活的祝愿,暗含了不必远赴仙境寻找幸福之意,表达了对皇帝统治下的太平盛世的向往和颂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宫廷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皇帝的崇敬与歌颂,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繁荣、社会安定和人民幸福的深切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