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g qìng chí shì yàn yìng zhì
兴庆池侍宴应制
chóng yáng zǎo lù xī ruì shǎng kàn qiū jī |
重阳早露晞 睿赏瞰秋矶 |
jú qì xiān xūn jiǔ yú xiāng gèng xí yī |
菊气先熏酒 萸香更袭衣 |
qīng qiè sī tóng huì zòng héng wén yǎ fēi |
清切丝桐会 纵横文雅飞 |
ēn shēn dá xiào qiǎn liú zuì fèng chén huī |
恩深答效浅 留醉奉宸晖 |
《兴庆池侍宴应制》古诗词释义:
《兴庆池侍宴应制》是唐朝诗人苏瑰所作的一首应制诗,应制诗是古代皇帝下诏,诗人奉命而作的诗歌。此诗通过对重阳节日兴庆池畔的侍宴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的感慨。以下是对各句的逐段解释:
1. **重阳早露晞,睿赏瞰秋矶**:首句“重阳早露晞”描述了重阳节早晨露水逐渐消失的情景,点明了时间背景。接下来,“睿赏瞰秋矶”则表达了皇帝在此赏景时的智慧与风度,以“秋矶”指代风景优美的地方,体现出皇帝的视野广阔与欣赏品味。
2. **菊气先熏酒,萸香更袭衣**:此句描述了宴会上的情景,菊花的香气先于酒香弥漫,紧接着是茱萸的香气覆盖了衣裳。菊花和茱萸在重阳节常被视为吉祥之物,这里寓含着对节日气氛的喜悦与吉祥的祝福。
3. **清切丝桐会,纵横文雅飞**:这里“清切丝桐会”指的是乐曲悠扬,丝弦和桐木乐器演奏出美妙的旋律,展现出宴会中音乐的高雅和美妙。而“纵横文雅飞”则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文人雅士们在宴会上自由交谈、思维激荡的场景,体现了他们思想的自由和文采飞扬。
4. **恩深答效浅,留醉奉宸晖**: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皇帝恩泽的深深感激之情。虽然报答皇帝的恩情显得微不足道,但诗人愿意醉卧于如此美好的宫廷光辉之下,以表达自己对皇帝的忠诚和敬仰。这体现了诗人对君主的谦逊与忠诚,以及对盛世繁华的赞叹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描绘兴庆池畔侍宴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节日的喜庆与高雅,更传达了对君主的崇敬与忠诚,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兴庆池侍宴应制》古诗词赏析:
《兴庆池侍宴应制》是唐代诗人苏瑰创作的一首宫廷诗,是应皇帝的邀请在兴庆池畔举办的宴会时所作。此诗通过诗人对宴会盛况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与高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点题**:“重阳早露晞,睿赏瞰秋矶”,诗一开头便以“重阳”和“早露晞”来点出时节,以及在秋日的清风中进行的宴会,渲染出一种肃穆而清雅的氛围。同时,“睿赏瞰秋矶”巧妙地将皇帝的赏赐与自然美景相结合,凸显了宴会的壮观与皇帝的睿智与赏识。
2. **描绘宴会**:“菊气先熏酒,萸香更袭衣”,诗人通过“菊气”和“萸香”这两种秋季特有的香气,不仅渲染了宴会的香气四溢,也暗含了节日的氛围。同时,将“熏酒”和“袭衣”这两个动作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得画面更为鲜活,让读者仿佛能闻到酒香,感受到香气弥漫的场景。
3. **宴会上的音乐与文雅**:“清切丝桐会,纵横文雅飞”,“丝桐会”指的是丝弦乐器的演奏,通常是指古筝、琵琶等,这些乐器在唐代宫廷中极为常见,其清丽的音色与宴会的气氛相得益彰。同时,“纵横文雅飞”描绘了文人雅士的文思如飞,展现了宴会中充满了文采和智慧的交流,体现了唐代文人墨客的风度与才华。
4. **表达感恩**:“恩深答效浅,留醉奉宸晖”,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皇帝深恩的感激之情。在“恩深”与“答效浅”的对比中,诗人流露出自己在才能与恩赐之间的谦逊,同时,也以“留醉奉宸晖”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与敬意,以及希望用持续的才华与贡献来回馈皇帝的恩赐。
综上所述,《兴庆池侍宴应制》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唐代宫廷宴会的高雅与华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皇帝深恩的感激之情和自我谦逊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