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 jiāo wén wǔ chū rù shū hé zhī lè
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
jiān wǒ jià sè zài yù zài tíng |
艰我稼穑 载育载亭 |
suí wù yīng zhī hé shèng yǔ líng |
随物应之 曷圣与灵 |
wèi wǒ hé píng wéi dé zhī xīn |
谓我何凭 惟德之馨 |
shuí yún tiān yuǎn yǐ chéng bì zhì |
谁云天远 以诚必至 |
tài qīng wú yún xī hé dùn pèi |
太清无云 羲和顿辔 |
yú sī zhēng rén zhān bǐ fēi jì |
于斯烝人 瞻彼非觊 |
yīn míng shū hū pèi zé xián jì |
阴冥倏忽 沛泽咸洎 |
hé yǐ zhì zhī wǒ hòu zhī gǎn |
何以致之 我后之感 |
wú gāo wú xí shǔ jì àn àn |
无皋无隰 黍稷黯黯 |
wú huì wú mù fū fēn dǎn yǎn . |
无卉无木 敷芬黮黤. |
huáng lóng wù lái míng niǎo bù sī |
黄龙勿来 鸣鸟不思 |
rén hé nián fēng huáng xīn zé yí |
人和年丰 皇心则怡 |
qǐ yǔ zhōu xuān yún hàn tú shī |
岂与周宣 云汉徒诗 |
《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作者为唐代的张九龄。其内容主要讲述了农业丰收、文武大臣进献颂乐的庆典情景。下面我将逐段解释:
**艰我稼穑,载育载亭,随物应之,曷圣与灵,谓我何凭,惟德之馨:**
艰难农作,播种与收获,顺应万物生长之规律,是何等的神圣与灵性,我们依靠什么来实现这一切?只因德行的馨香,这是其成功的关键。
**谁云天远,以诚必至,太清无云,羲和顿辔:**
是谁说天遥不可及,只要真心诚意,必能达成心愿。天空澄净如镜,太阳(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停留了它的车驾。
**于斯烝人,瞻彼非觊,阴冥倏忽,沛泽咸洎:**
在这次庆典中,人们瞻仰(观看、庆祝)的不只是表面上的庆典,而是真正的丰收景象。在天色阴暗、乌云忽来忽去的情况下,广袤的田野都得到了充足的雨水滋润。
**何以致之,我后之感,无皋无隰,黍稷黯黯,无卉无木,敷芬黮黤:**
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景象呢?这是我们作为领导者所感受到的喜悦与努力的结果。田野中,无论是平地还是洼地,金黄色的黍稷(谷物)都静静地散发着深沉的香气;没有花木,但香气仍然弥漫着整个大地。
**黄龙勿来,鸣鸟不思,人和年丰,皇心则怡,岂与周宣,云汉徒诗:**
希望黄龙不要到来,鸣叫的鸟儿不自寻烦恼,因为人们生活和谐,年年丰收,这使得皇上的内心感到愉快。这样的景象,与周宣王所作的诗歌描述的不同,而是一种真正实现和感知到的幸福与和谐。
综上所述,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农业丰收的庆祝与对领导者的赞颂,强调了德行与诚心在实现这一成就中的重要性。同时,也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比喻了庆典带来的影响与祥和的氛围。
《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古诗词赏析:
张九龄的这首《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 可以看作是宫廷祭典的颂歌, 充满了对上天与君主美德的颂扬, 表达了对和平、丰收、繁盛的深深祝愿。诗文整体运用了丰富的比喻、象征和象征性的描述, 表达了深邃的情感和哲学思考。
1. **对劳动的尊重与感谢**:"艰我稼穑,载育载亭" 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与感激。"稼穑"指农事活动,"载育载亭"则可能意味着不断地培育、照顾,象征着劳动的辛勤与希望的寄托。
2. **对圣与灵的赞颂**:"随物应之,曷圣与灵,谓我何凭,惟德之馨",通过赞美圣贤与神灵的应许与指导,强调了美德与虔诚的重要性。"德之馨"代表了道德的光辉与影响,是人们向上的动力。
3. **对天道的敬畏与直接沟通**:"谁云天远,以诚必至,太清无云" 表达了对上天的敬畏,同时强调了真诚的信念能够直达天听,与天道的直接沟通和相互影响。"太清无云"可能是象征着纯净、清净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纯净心灵的追求。
4. **自然界的和谐与恩赐**:"羲和顿辔,于斯烝人,瞻彼非觊,阴冥倏忽,沛泽咸洎" 描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恩赐,通过羲和(日神)与自然界的直接作用,表现了大地的滋养与万物的生长。"阴冥倏忽,沛泽咸洎"可能是形容云雨的瞬间变化,使得大地得到充分的滋润,万物得以生长。
5. **对丰收与君主的感恩**:"何以致之,我后之感,无皋无隰,黍稷黯黯,无卉无木,敷芬黮黤" 通过描述丰饶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君主的感恩之情。"黍稷黯黯,无卉无木,敷芬黮黤"可能象征着丰收之后的大地,万物繁荣,色彩斑斓。
6. **对和谐社会的期待**:"黄龙勿来,鸣鸟不思,人和年丰,皇心则怡" 通过“黄龙”与“鸣鸟”这些象征和谐、吉祥的元素,表达了对和平、和谐社会的期待。"人和年丰,皇心则怡"强调了人民幸福与君主内心的喜悦之间的紧密联系。
7. **超越周宣王的诗歌**:"岂与周宣,云汉徒诗" 将这首诗与古代的帝王诗歌相比较,可能表达了对当代君主或祭典的赞美,认为其成就超越了历史的先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表达了对自然、道德、君主、人民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以及对繁荣、和谐社会的憧憬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