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hé shèng zhì cì zhū zhōu cì shǐ yǐ tí zuò yòu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tiān mìng chéng yǒu jí wáng yè chū wéi jiān |
天命诚有集 王业初惟艰 |
jiǎn shāng zì wén zǔ yí xiàng zài zī shān |
翦商自文祖 夷项在兹山 |
dì shí zhǎn shé chù hé lín yǐn mǎ jiān |
地识斩蛇处 河临饮马间 |
wēi jiā xī yùn wǎng zé liú jīn shèng hái |
威加昔运往 泽流今圣还 |
zūn zǔ sòng xiān liè gēng gē ān yòng pān |
尊祖颂先烈 赓歌安用攀 |
shào chéng jí wǒ hòu fēng dài chū tiān guān |
绍成即我后 封岱出天关 |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古诗词释义: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是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律诗。这首诗通过回顾历史,颂扬历代帝王的功绩,进而表达出对当今皇帝的敬仰以及对未来国家治理的期待。下面逐句解释诗的含义:
1. **天命诚有集,王业初惟艰**:指出上天确实赋予了帝王治理国家的使命,但一开始治理国家时是非常艰难的。这句话反映了历史上的开国帝王们在创立基业时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2. **翦商自文祖,夷项在兹山**:这里提到的是周武王翦灭商朝、平定四海的历史事件。"文祖"可能是指文王或武王的先祖,"夷项"则代指平定暴君项羽。通过这两个历史事件,诗人强调了正义与权力的结合。
3. **地识斩蛇处,河临饮马间**:指出历史上的两个地点,一个是在斩杀巨蛇后获得权力的地方,一个是在河岸边饮水马的地方。这象征着权力的获取和维护,以及帝王治理国家的决心和行动。
4. **威加昔运往,泽流今圣还**:描述的是历史上的帝王通过他们的威严和力量,推动了国家的治理,并为后世留下深远的影响。"今圣还"强调了现在的皇帝也继承了这样的伟大传统,拥有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
5. **尊祖颂先烈,赓歌安用攀**:表达对先祖和英雄的尊敬和颂扬,用传统的诗歌形式来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崇拜,同时也说明了这样的传承和颂扬并不需要外界的攀比和模仿。
6. **绍成即我后,封岱出天关**:"绍成"指的是继承和完成先祖的事业,"我后"表明是自己继续前进;"封岱"则是指帝王祭拜泰山,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国家的尊重。"出天关"可能象征着帝王治理国家的智慧和远见,超越了常人的想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回顾历史,颂扬了帝王的功绩,表达了对当今皇帝的敬仰,并对未来国家的治理寄予了厚望。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重、对权力的敬畏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古诗词赏析:
张九龄的《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是一首颂扬和纪念性质的诗歌,它通过对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回顾,来表达对当前君主和国家治理者的赞颂。此诗通过历史的追溯,不仅体现了对过去成就的回顾,更蕴含了对当代统治者功绩的肯定和对未来国家繁荣的期许。
从诗句的内容来看,作者以天命、王业、翦商、夷项等历史事件为背景,提到了文祖和圣人(可能是指周文王和周武王以及汉高祖刘邦等),这些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关键人物,通过他们的事迹,象征着国家的统一与繁荣。地识斩蛇处、河临饮马间等地名则具体化了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感和诗歌的实证性。
威加昔运往,泽流今圣还,这两句则是直接对当前统治者功绩的肯定,强调他们通过历史的考验,继往开来,使得国家再次兴盛。尊祖颂先烈,赓歌安用攀,则表达了对先辈伟绩的敬仰和对先辈精神的继承,同时也暗含着对当前统治者以先烈为榜样,继续前行的期望。
绍成即我后,封岱出天关,可能寓意着未来国家的传承与发展的预期。绍成指的是继承与继续,即当前的统治者是国家未来的奠基者和引领者;封岱出天关则可能象征着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对实现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当前的赞颂,构建了一个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宏大历史叙事框架,旨在激发人们对国家历史的自豪感,以及对当前领导者的认同和支持,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国家繁荣的无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