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 yuè jiǔ rì dēng lóng shān
九月九日登龙山
jiāng mìng qí líng yuè huí cè yì zhēn shì |
将命祈灵岳 回策诣真士 |
jué jì xún yī jìng yì xiāng wén shù lǐ |
绝迹寻一径 异香闻数里 |
fēn tíng bā guì shù sù róng liǎng tóng zi |
分庭八桂树 肃容两童子 |
rù shì xī bǎ xiù dēng chuáng yuàn qǐ chǐ |
入室希把袖 登床愿启齿 |
yòu wǒ qì zhì jué dài zī cháng shēng lǐ |
诱我弃智诀 迨兹长生理 |
xī jīng fǎn zì rán liàn yào qiú bù sǐ |
吸精反自然 炼药求不死 |
sī yán miǎo xiāo hàn gù yú yīng fēn zǐ |
斯言眇霄汉 顾余婴纷滓 |
xiāng qù jiǔ niú máo cán tàn zhī hé yǐ |
相去九牛毛 惭叹知何已 |
《九月九日登龙山》古诗词释义:
张九龄的《九月九日登龙山》是一首表达诗人访道寻仙、追求长生的诗歌。以下是逐句解释:
1. **将命祈灵岳,回策诣真士,绝迹寻一径,异香闻数里**:
- 诗人将带着祈求的心情,前往有神灵保佑的高山(灵岳),随后转向拜访真正的仙人(真士)。
- 他将寻觅一条僻静的小路,沿着这条小路前进时,能闻到几里之遥的奇异香气。
2. **分庭八桂树,肃容两童子,入室希把袖,登床愿启齿**:
- 到达目的地后,他发现有八棵桂树分列庭院两侧,两童子(可能指侍童或仙童)面带肃穆之色。
- 诗人进入室内,希望能得到两位童子的指引,然后爬上床榻,希望得到仙人的教诲或口授。
3. **诱我弃智诀,迨兹长生理,吸精反自然,炼药求不死,斯言眇霄汉**:
- 仙人诱导他放弃世间的智谋和世俗的知识,教导他追求长生不老之理。
- 他从自然之气中吸取精粹,通过炼制药材以求得长生,但这些话深奥难解,仿佛是触及天际的神话。
4. **顾余婴纷滓,相去九牛毛,惭叹知何已**:
- 诗人回顾自己的世俗生活,感到自己与追求长生的道路相去甚远,如同相差九牛毛一样细微。
- 他深感惭愧与遗憾,自知即使有心追求,却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只能以叹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述诗人访道求仙的过程,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人面对自身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
《九月九日登龙山》古诗词赏析:
张九龄的《九月九日登龙山》这首诗,以高妙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探寻。通过对登龙山活动的描写,诗人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灵岳的崇敬、对真士的寻求、对自然哲学的探讨以及对生命长存的渴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将命祈灵岳,回策诣真士**: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带着使命,朝着神圣的山岳前进,寻求真正的导师或智慧。"将命"表明了诗人是为了某种神圣的使命而行动,"祈"和"诣"则透露出对未知知识的渴望和对智慧的敬仰。
2. **绝迹寻一径,异香闻数里**:诗人摒弃世俗的踪迹,寻找一条神秘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奇异的香气弥漫了数里,预示着神秘与超凡的存在,吸引着诗人继续前行。
3. **分庭八桂树,肃容两童子**:此处描绘了八桂树环绕的庭院,以及两位庄重的童子,营造了一种静谧、神圣的氛围。八桂树可能象征着智慧与知识的源泉,而童子则代表着纯洁与智慧的传承者。
4. **入室希把袖,登床愿启齿**:诗人希望能够进入知识的殿堂,通过触摸智慧的导师的袖子,得到启示。进一步登床,希望能开启导师的智慧之口,获取更多的教诲。
5. **诱我弃智诀,迨兹长生理**:导师引导诗人放弃陈旧的智慧法则,去寻求一种更为长久的、源于自然的生命之道。"迨兹"表明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和追求。
6. **吸精反自然,炼药求不死**:诗人认为通过吸收自然的精华,可以实现生命的自我完善。同时,通过炼制药剂,追求长生不老,体现了对生命永恒的渴望。
7. **斯言眇霄汉,顾余婴纷滓**:诗人感叹道,这些关于生命与智慧的追求,可能超越了凡人的理解,与天上的真理相接。但回过头看,自己却深陷世俗的烦恼与纷扰之中。
8. **相去九牛毛,惭叹知何已**:与理想中的智慧境界相比,现实中的诗人感到相去甚远,充满了惭愧和叹息。这种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理想境界的深深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登山、访道、求知的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自然智慧的深刻探索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感,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自我反思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