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hé shèng zhì cì qióng yuè yùn
奉和圣制次琼岳韵
kǒng mén tài shān xià bú jiàn dēng fēng shí |
孔门太山下 不见登封时 |
tú yǒu xiān wáng fǎ jīn wèi míng zhǔ sī |
徒有先王法 今为明主思 |
ēn jiā wàn chéng xìng lǐ zhì yī láo cí |
恩加万乘幸 礼致一牢祠 |
jiù zhái qiān nián wài guāng huá kōng zài zī |
旧宅千年外 光华空在兹 |
《奉和圣制次琼岳韵》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标题为《奉和圣制次琼岳韵》。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君主的高尚品德和治国的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先贤的敬仰和追思。下面是逐句解释:
**孔门太山下,不见登封时,**
这句话提到“孔门”,是指孔子的学说和思想,孔门是儒家学派的代称。太山下指的是在泰山脚下的古代中国,这是皇帝举行封禅仪式的传统地点。诗人说在泰山下看不到皇帝登封的场景,隐含了对古代皇帝通过封禅仪式与天地沟通、表达对天地的尊敬,以及对儒家圣贤孔子的敬仰。
**徒有先王法,今为明主思,**
“徒有先王法”指的是古人遵循着先王留下的法则与教诲。然而,“今为明主思”则暗示当前的时代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实践,君主作为明君,不仅遵循前人的智慧,还有着自己的深思和创新。
**恩加万乘幸,礼致一牢祠,**
“恩加万乘幸”意为君主的恩惠广泛地覆盖着国家的每一个角落,体现出君主的恩泽深远。同时,“礼致一牢祠”则是指君主在祭祀时遵循了一定的礼仪,以表达对天地和祖先的尊敬,也表现出君主对传统礼制的重视。
**旧宅千年外,光华空在兹。**
“旧宅”可以理解为先贤或古代文化的象征,这句话意味着古代的智慧和光辉虽然在时间的长河中显得遥远,但它们的价值和意义依然在当代社会中熠熠生辉,这种文化的影响和价值似乎仍然鲜活地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以及对君主的赞美和对儒家传统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慧的敬仰,对当代君主治国理政能力的肯定,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
《奉和圣制次琼岳韵》古诗词赏析:
张九龄的《奉和圣制次琼岳韵》是一首典型的应制诗,应制诗是古代文人为响应朝廷的诏令、节日庆典、重大事件而创作的诗作,往往含有颂扬、祝贺、宣示教化等寓意。此诗中,张九龄通过对古代先王典制的回顾与今上明主的颂扬,展现了对传统礼制的崇敬以及对现实统治者的尊重与认同。
首句“孔门太山下,不见登封时”,引用孔子在太山下的故事,暗喻先王的德政与智慧,同时也暗示古代先王通过登封仪式(封禅)来昭示自己与天的沟通,对天地进行尊崇,体现了古代帝王对天道与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
“徒有先王法,今为明主思”则将话题从古代转向现今,表明虽然先王的法度还在,但现在的统治者更加注重实际的治理与民众的福祉,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继承与创新。
“恩加万乘幸,礼致一牢祠”表达了对当今君主的尊敬与感激,君主的恩泽不仅遍及国家的各个角落,也体现在对古圣先贤的尊崇中,通过祭礼来表达敬意,体现了君主对于传统的尊重与继承。
“旧宅千年外,光华空在兹”这一句则有一种历史的回顾感与时间的流逝感,强调即便古代的辉煌已成历史,但其留下的光辉与智慧仍深深影响着现今,提醒人们要珍惜并传承过去的经验与智慧。
整体来看,此诗在表达对古代先王法度的崇敬、对当今明主的颂扬、以及对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存的思考中,展示了张九龄作为文人对国家、历史与文化深刻的洞察与关怀。通过精妙的比喻与对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礼制与君主政治的特殊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