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ì xiāng shuǐ nán xíng
自湘水南行
rì yè xiāng shān yuǎn qiū fēng fù cǐ shí |
日夜乡山远 秋风复此时 |
jiù wén hú mǎ sī jīn tīng chǔ yuán bēi |
旧闻胡马思 今听楚猿悲 |
niàn bié cháo hūn kǔ huái guī suì yuè chí |
念别朝昏苦 怀归岁月迟 |
zhuàng tú kōng bù xī cháng kǒng fā rú sī |
壮图空不息 常恐发如丝 |
《自湘水南行》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自湘水南行》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通过作者的旅途经历,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个人理想的无尽追求。下面逐段解释诗的意思:
1. **日夜乡山远,秋风复此时**:
- **乡山远**:指作者远离家乡的山,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 **秋风复此时**:秋季的风吹过,再次唤起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这里“复”字强调了这种情感的反复出现。
2. **旧闻胡马思,今听楚猿悲**:
- **旧闻胡马思**:这里可能是指回忆起过去的边塞经历,引发了对远方(或远方的边疆,可能象征着作者心系的国家或事业)的思念。
- **今听楚猿悲**:现在的作者在途中听到了楚地(泛指南方)的猿猴悲鸣,进一步强化了离乡的凄凉感和思乡之情。
3. **念别朝昏苦,怀归岁月迟**:
- **念别朝昏苦**:清晨到夜晚,作者都在思念着离开家乡的日子,感到非常痛苦。
- **怀归岁月迟**:怀念回家的时间似乎永远到不了,表达了一种时光漫长、回乡遥遥无期的无奈。
4. **壮图空不息,常恐发如丝**:
- **壮图空不息**:虽然有远大的理想(壮图)在推动着,但似乎永远无法实现,充满了空想和无奈。
- **常恐发如丝**:害怕自己的头发会像丝一样逐渐变白,暗喻着岁月的流逝和对青春不再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见闻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流露出一种对青春易逝、时间无常的忧伤之情。
《自湘水南行》古诗词赏析:
张九龄的这首《自湘水南行》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诗人通过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交织,描绘了一幅游子思乡、怀念故土的凄美画卷。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首的描绘**:“日夜乡山远,秋风复此时。”诗人以“日夜乡山远”开篇,直接点明了自己远离家乡,孤身在外的现实,通过“远”字强调了距离感,传递出对家乡的思念。接着“秋风复此时”,既描写了季节的更替,又以“秋风”渲染了离愁别绪的氛围,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
2. **记忆与现实的对比**:“旧闻胡马思,今听楚猿悲。”这里通过“旧闻”与“今听”的对比,将过去对家乡的思念与当下听到楚地猿猴悲鸣时的感受进行了连接。胡马思指的是对家乡的向往,楚猿悲则直接表达了内心的悲苦,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强化了诗人身处异乡、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忧伤。
3. **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煎熬**:“念别朝昏苦,怀归岁月迟。”这一联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煎熬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无论是“朝昏”还是“岁月”,都暗示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对家乡回归的渴望。这里通过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期待。
4. **对未来的期望与自我反思**:“壮图空不息,常恐发如丝。”最后一联则将诗人的内心挣扎推向了高潮。这里,“壮图”可能指诗人的雄心壮志,但似乎并未实现,“不息”表达了一种不断努力的状态,而“常恐发如丝”则是一种自我警示,担心岁月不饶人,体现了诗人在壮志未酬的情况下对生命的深深思考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巧妙运用,深刻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思念故土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对时间流逝、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诗中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