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ěi yáng xī yè xíng
耒阳溪夜行
zhēng ān qióng yǐng lù guī zhào rù xiāng liú |
征鞍穷郢路 归棹入湘流 |
wàng niǎo wéi tān jí wén yuán yì bà chóu |
望鸟唯贪疾 闻猿亦罢愁 |
liǎng biān fēng zuò àn shù chù jú wèi zhōu |
两边枫作岸 数处橘为洲 |
què jì cóng lái yì fān yí mèng lǐ yóu |
却记从来意 翻疑梦里游 |
《耒阳溪夜行》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耒阳溪夜行》,由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通过对夜行耒阳溪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下面逐段解释诗句的意思:
1. **征鞍穷郢路,归棹入湘流**:诗人骑着长途跋涉的马鞍(“征鞍”),走完了郢地(古代楚国的都城,这里泛指古代楚地)的道路。返回的船只(“归棹”)驶入了湘江(流经湖南,是长江的支流)。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行程,从出发地到归途,充满了归心似箭的急切。
2. **望鸟唯贪疾,闻猿亦罢愁**:鸟儿飞翔的速度让人觉得欣喜,猿猴的叫声不再让人感到忧愁。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旅途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对情绪的影响,鸟的自由快活让人忘却了旅途的劳顿,猿的叫声也从令人愁闷变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声音。
3. **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沿岸两侧长满了枫树,江心散布着橘子洲。枫树的红叶与橘洲的金黄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色之美。
4. **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回想之前的目的和意图,好像此刻的行程只是一场梦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界限的模糊感,以及对旅途美好体验的深切留恋。
整首诗通过夜行耒阳溪的旅程,诗人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还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旅途中的美丽风景与内心情感的相互映照,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回味。
《耒阳溪夜行》古诗词赏析:
张九龄的《耒阳溪夜行》是一首描绘夜间在耒阳溪沿岸行进的诗歌。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夜晚行舟时的独特感受和对周围景物的敏锐观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句“征鞍穷郢路,归棹入湘流”**:开篇即点明了行进的场景和方向。诗人乘着马鞍(可能指的是马车或骑马)穿越郢地的路途,最终划桨进入湘江流域。郢地,古地名,今湖北江陵县,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来路;湘江,湖南境内的主要河流之一,诗人此行的目的地。这两句简洁地勾勒出诗人行进的起点和终点,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漫长与艰辛。
2. **“望鸟唯贪疾,闻猿亦罢愁”**: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行进中诗人的心理状态。望见飞翔的鸟,诗人渴望快速前进,寄希望于鸟儿的飞翔象征着他的渴望得到实现;听到猿猴的哀鸣,原本可能会引起愁绪,但此时诗人却似乎已经学会了与自然和谐共处,或已从外界的烦恼中解脱出来。这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3. **“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这两句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两岸是枫树,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秋日图景;途中还有橘树成洲,既美丽又富含生机。枫树与橘树的描写,不仅美化了景色,也赋予了诗歌季节的特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4. **“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此次旅程的深刻感受。一方面,诗人回顾起此行的初衷,可能是为了追寻某种理想或经历某种体验;另一方面,他却怀疑自己是否在梦中游历,流露出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模糊的感慨。这种感受既是对旅程中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内心深处某种精神追求的反思。
整体而言,张九龄的《耒阳溪夜行》不仅是一次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次心灵旅程的写照。通过诗人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读者仿佛也随着诗人的脚步,穿越了时间与空间,体验了自然之美与内心之悟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