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ng shàng
江上
chéng xī zhào guī zhōu yuán yuán lù zhuǎn yōu |
乘夕棹归舟 缘源路转幽 |
yuè míng kàn lǐng shù fēng jìng tīng xī liú |
月明看岭树 风静听溪流 |
lán qì chuán jiān rù shuāng huá yī shàng fú |
岚气船间入 霜华衣上浮 |
yuán shēng suī cǐ yè bú shì bié jiā chóu |
猿声虽此夜 不是别家愁 |
《江上》古诗词释义:
张九龄的《江上》是一首描绘旅途夜行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逐段的解释:
1.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傍晚时分,我乘坐着归家的小舟,沿着河流航行,道路渐渐转为幽深。这里的“乘夕棹归舟”描述了诗人乘船回家的情景,而“缘源路转幽”则描绘了河流两岸的景致,以及沿途环境逐渐变得幽静的景象。
2.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月光如水,照亮了山岭上的树木,我静静地欣赏着。微风不兴,我细听溪流潺潺的声响。这一句展现了月夜下的宁静美景,诗人通过“月明”、“岭树”和“溪流”的细节,营造了一种温馨而静谧的氛围。
3.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山谷间弥漫的岚气(山间雾气)从船旁缓缓飘过,而衣物上似乎也浮现出一层薄霜。岚气与霜华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凉和朦胧之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旅途中的细致观察和感受。
4.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即使夜深猿啼,但听到这声音,我并未感伤离家之愁。这句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豁达,即便是山中特有的猿啼声,也未触动他的思乡之情,反而显示出他对自然景象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晚乘船途经江上的所见所感,从自然风光的描绘到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江上》古诗词赏析:
张九龄的这首《江上》诗,以其清丽的文笔、宁静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展现出一幅夜航江水、月明溪流的美丽画面。让我们一一赏析:
首句“乘夕棹归舟”,点明了行船的时间和目的——夜晚乘舟而归。通过“乘夕”二字,渲染了宁静而悠远的氛围,预示了接下来旅程的幽静与深邃。
“缘源路转幽”则进一步描绘了航行路线的蜿蜒曲折和隐蔽幽深。从这一句开始,诗人将读者引入了一个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美妙境地。
接着,诗中的“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两联,将视觉与听觉的美结合得恰到好处。月光如水般洒在岭树之上,既照亮了前行的路,又让周围的一切显得更加清晰、静谧。而静止的风让溪流的声音更加清晰可闻,溪水的流淌声与月光的映照一起,构成了和谐的自然交响乐。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进一步展现了夜航的神秘与美好。岚气,即山间升起的雾气,此时仿佛主动靠近了舟船,增添了几分迷离与奇幻。而霜华,即早晨结在衣物上的霜冻,这里被诗人巧妙地运用,暗示了清晨即将到来,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与期待。
最后,“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收尾,既呼应了开头的“乘夕”,又巧妙地与前文的宁静美好形成对比。虽然猿声依旧,但在这样一个归途的夜晚,它们不再承载离别的忧伤,而是成为旅程中独特而温暖的陪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情。在繁忙与喧嚣中,张九龄以诗的形式引导我们领略到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内心平静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