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xī wàng yuè
秋夕望月
hǎi shàng shēng míng yuè tiān yá gòng cǐ shí |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
qíng rén yuàn yáo yè jìng xī qǐ xiāng sī |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
miè zhú lián guāng mǎn pī yī jué lù zī |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
bù kān yíng shǒu zèng hái qǐn mèng jiā qī |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
《秋夕望月》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充满浪漫和深情的诗作,作者张九龄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思念之情。下面,我将逐段解释此诗的每一句: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辽阔的海面在夜晚被明亮的月光照亮的景象。"生"字生动地表现出月升时的动态美,而"天涯共此时"则强调了虽身处不同的地点,但此刻都能感受到同一轮明月的光辉,表达了宇宙之大、情感之深的意境。
2.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这两句描述了在这样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远隔两地的情人会因距离而感到不快,整晚都在思念对方。"怨"字传达出思念的愁苦,而"竟夕"则强调了相思的持续与强烈。
3.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熄灭了烛光,欣赏月光满室的情景,发现月光更显明亮。"怜"字表达出对月光的喜爱与珍惜,而"觉露滋"则暗示夜深人静,露水已经凝结,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
4.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两句写诗人觉得无法用双手完整地捧起满溢的月光赠予对方,于是选择回到床上,期待在梦中与爱人相聚。"不堪"表达了遗憾之情,而"还寝梦佳期"则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希望通过梦境弥补现实中的距离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月夜的景象,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远方爱人深切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秋夕望月》古诗词赏析:
《秋夕望月》是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的一首经典之作。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开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首句以壮阔的海洋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月升景象。海上的明月,与远方的“天涯”相映,不仅有空间的广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深沉与辽远。这样的开篇既营造了诗的自然美,也为全诗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接下两句,诗人直抒胸臆,通过“情人怨遥夜”表达出了对远方恋人因距离而产生的怨言和无奈。而“竟夕起相思”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强度,夜晚的相思之情,让人难以入眠,直至整晚。这里,诗人不仅描绘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也展现了相思之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尽延伸。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举动。他先是灭了烛火,欣赏月光的满溢,然后披衣出门,感受露水的湿润。这样的细节描写,既表现了诗人对月夜美景的珍惜,也暗示了他在情感上的孤独与自我安慰。通过这些行为,诗人将内心深处的情感以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方式呈现出来。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最后两句诗,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将满手的月光赠给远方的爱人,却无法实现的遗憾,于是决定回到床上,寄托于梦中与爱人重逢。这种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现实的无奈,既展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也反映了人类对于超越时空界限的爱的向往和追求。
### 总结
《秋夕望月》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壮美又哀愁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知,也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张九龄以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诗句,成功地捕捉了月夜下的情感瞬间,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