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 qiū yì jīn jūn liǎng dì
初秋忆金均两弟
duān jū zhèng wú xù nà fù fā qín zhēng |
端居正无绪 那复发秦筝 |
xiān zhǐ chuán xīn yì fán xián qǐ yuàn qíng |
纤指传新意 繁弦起怨情 |
yōu yáng sī yù jué yǎn yì tài hái shēng |
悠扬思欲绝 掩抑态还生 |
qǐ shì shēng néng gǎn rén xīn zì bù píng |
岂是声能感 人心自不平 |
《初秋忆金均两弟》古诗词释义:
张九龄的《初秋忆金均两弟》是一首抒发思念之情的诗作。这首诗通过描绘演奏古筝的场景,以及古筝音乐激发的内心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下面逐段解释诗句的意思:
1.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
这句诗意思是说,我正坐在家中,心情一片茫然,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提起我的兴致。这时,古筝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我的思绪。
2. **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
这里描述的是古筝演奏者用纤细的手指弹奏出新颖的曲调,这曲调中蕴含着深深的哀愁和怨念,仿佛音乐本身就是情感的载体,传达着演奏者内心的情绪。
3. **悠扬思欲绝,掩抑态还生**:
“悠扬”指的是音乐的流畅和悠长,仿佛能让人沉浸其中,音乐渐行渐远,仿佛能触及心灵的最深处,让人思绪飞扬。然而,音乐的魅力也在于其变幻,即使情感达到极致的“欲绝”,音乐依然能够“还生”,带来新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4. **岂是声能感,人心自不平**: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声音本身并不具备情感,真正的触动人心的是我们的内心世界。即便是古筝的音乐,它之所以能让人产生共鸣,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波动和情感反应。这句话表达了思念之情的深层含义,即使环境平静,内心的思绪却波澜不平,无法平静。
整首诗通过描绘音乐带来的内心情感体验,深刻地表达了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以及这种思念所带来的复杂情感体验。
《初秋忆金均两弟》古诗词赏析:
张九龄的这首《初秋忆金均两弟》表达了一种深厚的情感。这首诗通过描绘音乐的意境来传达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的静默与情绪的复杂**:“端居正无绪, 那复发秦筝” -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初秋时节独自静坐的情景,心中并无特定的情绪,但突然弹起秦筝,这乐器的演奏又唤起了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转换和复杂性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2. **音乐的美学与情感的共鸣**:“纤指传新意, 繁弦起怨情” - 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诗人展现了音乐演奏的精湛技艺。新的旋律在指尖流淌,引发了怨曲的情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不平与哀愁。
3. **音乐的抒情与情感的深度**:“悠扬思欲绝, 掩抑态还生” - 描述了音乐情感的丰富层次。悠扬的乐曲似乎要让人的情感决堤,但又被诗人的情感所抑制,展现出一种情感的挣扎与内心的矛盾。
4. **音乐与人性的关联**:“岂是声能感, 人心自不平” -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音乐与人内心的关联。音乐通过其独特的方式触及人心,引发情感的共鸣。即使音乐本身并未直接触动人心,但人们自身的情感状态让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揭示了音乐与人性深层次的联系。
这首诗通过对音乐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波动。音乐成为了情感的载体,既激发了诗人的思念,也成为了连接诗人与远方亲人情感的桥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音乐的美学呈现,营造了一种深情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